下载此文档

登西台恸哭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葿登西台恸哭记芆谢翱袅一、 作家作品简介:莂1、 字皋羽,号发子,福建人,南宋诗人。芈2、 文章长于记叙,风格与柳宗元接近。莅3、 《发集》。芆本文表达为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宋朝覆亡而恸哭的强烈爱叙1291年,作者与友人渡富春江登严子陵钓台,祭奠文天祥之事。莁二、 翻译(略)蒅三、 内容解析: 莃古代散文名篇。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9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恸乎丞相(即文天祥)”、“恸乎宋之三百年”。为避元统治者的文网,词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蒂文章是这样开篇的:肀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雎阳及颜果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薅明明是哭祭文公,却偏偏托言唐人;明明是死于元人的屠刀之下,却偏偏说成是追寻张巡、颜杲卿而去。螄这里作者之所以要用这种借此言彼的写法,完全是为了避免元代文网的迫害,理解了这一层,才可理解他于无声处哭文公的真意。膄1276年初,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攻破,恭帝被掳。七月,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府署,聚兵抗元,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开府南服(南方)。”衿此时,谢翱以一布衣的身份,倾家财率乡兵数百人勇赴国难,集聚于文天祥麾下,担任咨事参军。衿1278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押解北行,途经雎阳(今河南商丘)、常山(今河北正定),凭吊古迹,写下不少悲歌慷慨的诗篇。膅入大都后,文天祥受到元统治者的种种威逼利诱,仍忠贞不渝,坚守气节,终于在1283年十二月遇害。蚂就在文天祥被俘的第二年,南宋灭亡,爱国志士受到元统治者的严酷镇压,四处飘零,谢翱也改名换姓,隐匿乡间。袂尽管这是一个极为恐怖、黑暗的时代,甚至“无处堪挥泪”,但谢翱在得知文天祥被害的消息之后,还是悲愤万分,不能自已。他有块垒不得不吐,有悲痛不得不发,他几次冒着风险哭祭文公英灵,并以血泪铸成了这篇千古不朽的文字。罿记恸哭,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但作者却不从恸哭写起,而以纡曲哀婉的笔触,首先创造出一个幽深凄迷的梦境,写与文公别后于梦中思忆的种种情景。蚆这里所寄寓的感情极为复杂:当有对文公的无限钦仰与悼念之情;有对自己终究没能完成英烈未竟事业的自责与愧恨;同时又包含了在元人高压统治下,与文公就是在梦中相逢也悲不敢泣的极度悲哀凄楚的心情。莃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蚁南宋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率部进入漳州,与谢翱分别于漳水之滨。分手时的“别时语”,不料却成永诀。聿不久文天祥被俘,继而被害,逃匿于乡间的谢翱深感自己无回天之力,更觉愧对文公。肆细读“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一句之中,当包含了多少复杂难言的痛楚,多少对宋亡的悼惜之情。袁而更为可悲的,还在于这种种感情却不能尽情吐露,肆意倾诉,只能“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葿在“梦中”这个鹰犬无法窥探的心灵世界,去追寻、思忆共商大业的山水池榭,共同栖息的云岚草木,共击元兵的高岗低岭,以及相别的漳水之滨。腿这几句充满诗意,饱含深情,真切表现了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膃然而,在这个稍有不慎即遭杀身之祸的年代,尽管是在梦中追忆,醒来也会惊惧万分:“徘徊顾盼,悲不敢泣。”薃这短短八字刻划入微,音调凄楚掩抑,把作者不得不独自饮泣吞声,不得不暗地悼念文公的情形,写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出这是一个何等残酷的时代,作者又是何等的悲痛难言。膈记梦境一段,作者采取了幽缈飘忽的笔法。以下写三哭英灵,则用笔详略有致,隐约曲折,极尽哭祭之意。艿一哭是在文天祥遇害之年--1282:薄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羁所谓“又后三年”,指谢翱亡命途经姑苏的1282年。姑苏,正是当年文天祥开府治事的旧地。芁1275年,元兵直逼临安,文天样受命于危难之际,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即姑苏)。这一年,他上疏朝廷,力主斩降将吕文焕之侄、兵部尚书吕师孟,并提出“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其中,……使其地大力众,足以抗敌。”但是,这一挽狂澜于既倒的主张却未被南宋统治者所采纳,反而继续以乞降求得苟延残喘,以至元兵乘虚而入,临安沦陷,恭帝被俘,宋军一败涂地,终于导致南宋的彻底灭亡。荿时隔数年,谢翱来到姑苏,闻文公死讯,回想这令人痛心的往事,怎能不放声一哭!这里作者用笔简约,寓意幽微。羅他不去对着文公在姑苏的旧治哭,而是对着夫差台哭,这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倘若不是宋末昏君象吴王夫差那样醉生梦死,倘若不是奸臣误国,南宋王朝又何致于如此迅速灭亡。螃可见这一哭,着墨不多,却已写出作者多少感慨,多少悲痛。羀二哭是在文天祥殉国之后的第四个年头: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蒈二哭写得更加简略,也更加隐晦

登西台恸哭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