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县经济建设和发展建议.docx根据峡办字[2012]105号文件精神,我局召开了干部职工座谈会,对照年初目标任务,仔细回顾2012年民政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拟定明年工作打算及具体措施,并就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一、工作进展情况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1、搞好低保普查监管。按照畅通出口、严把入口的要求,积极开展城乡低保普查清理,强化动态管理。一是重新入户调查。以村居、组为单位,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分片包干,全面开展城乡低保普查,排查面达98,准备核实了低保对象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收入情况,并在村居委会人口密集地和低保对象居住地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重新分类分档救助。依据低保对象的家庭结构、致贫原因、经济情况对比情况进行分类分档救助,重点保障非常补对象中家庭成员为老、弱、病、残及单亲家庭。三是重新备案登记。实行零备案登记制度,健全了村居干部亲属享受低保登记台帐,全县465个村居干部全部登记在册,其中享受城乡低保的有114户214人。四是重新评议核准。认真执行三级调查、三级评议、三榜公示的审批程序,进一步健全城镇低保听证票决初审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低保民主评议制度,对已享受的低保家庭进行定期评审,对新申报低保家庭进行无记名投票评选,实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标准有升有降,达到了贫困对象满意,广大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目前,全县共清退城市低保193户299人,新增85户186人,保留2170户4227人;清退农村低保335户671人,新增468户812人,保留2688户4689人。 2、提高救助标准。从今年1月起,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350元、17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分别达到235元、1141元,分别发放救助金10228万元、529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人数分别达43757人次、46383人次。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2640元、2160元,发放五保金2132元。城乡精减退职职工月人均救济水平分别提高至265元、225元,发放精减退职救济金435万元。按照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城市散居孤儿每人每月570元,农村散居孤儿每人每月400元,散居残疾孤儿每人每月增加100元的标准,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58万元。坚持救急救难的原则,对低保边缘户和遭遇突发性事故致贫的家庭实行临时救助,救助困难对象72人次149000元。 3、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按照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峡府办字[2011]10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对象医疗救助,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同步结算,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目前,共实施救助680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562万元,其中救助城市对象546人次271万元,农村对象6261人次291万元。全额资助5485名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助金额16万余元。 4、做实防灾救灾工作。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县有线电视台开设防灾减灾专栏,滚动播出防灾减灾常识和标语,宣传防灾减灾小知识。县防灾减灾成员单位在县百花公园西大门,集中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散发宣传资料3250份,摆放展板52块,接受群众咨询1463人次。联合县科技局、县教体局、县消防大队组织县实验中学开展了一次预防地震逃生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完善县、乡、村救灾应急预案,健全救灾应急工作队伍,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害发生时救援力量整合到位,救灾物资保障到位,大幅提升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保障能力、处置能力。 7月洪灾期间,我局实行24小时汛期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及时防灾、查灾、抗灾、救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快速恢复灾民生产生活。筹集发放救灾资金265万元,下拨救灾大米50000斤,棉被418床。做到救灾及时,救济及时,确保了灾民人心安定,灾区社会稳定。二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1、双拥创建活动持续深入。以创建双拥模范县为目标,不断丰富双拥内容与形式,营造双拥共建氛围。元旦、春节期间,县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县部队和困难优抚对象,发放慰问品与慰问金25万余元。开展了科级干部1+1帮困活动,结对帮扶了326人。全县中小学生开设了国防教育知识课,组织中小学生到军营参观学习,达到了教会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的。县武警消防官员到中小学指导学生军训,宣讲军营故事,为水边镇敬老院、县光荣敬老院老人理发、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真可谓军民共建谱新篇,真情赢得众人心。 2、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深入贯彻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落实优待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细致做好优抚对象普查工作,详实摸清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情况,健全台账,完善优抚对象信息数据库。重点抓好2012年新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老
20XX年县经济建设和发展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