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葡萄沟》教学设计郝桂芹.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国中小学“教案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案课题教养方面: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材分析课文主要介绍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出产什么水果,哪种水果最惹人喜爱。第二自然段先讲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再讲到了秋天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最后讲那里的老乡待客热情。第三自然段先讲收下来的葡萄运到阴房,接着讲阴房的样子,再讲葡萄干的制成,最后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赞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概括全文。课文有两幅插图和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相对应。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本课的教案重点。教案方法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现就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教案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媒体导课,激发兴趣。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案打下基础。多媒体设计为:借助多媒体努力营造气氛,表现吐鲁番风土人情的画面的介入带孩子们走进了遥远而神奇的新疆,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这块神秘的土地,了解葡萄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2、发挥想象,情感朗读。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所以一节课上应选用多种教案方法,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教案活动。如:在写葡萄沟的葡萄颜色多时,文中用了一个词语“五光十色”,接着让孩子看葡萄图片“五光十色”的,接着回想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五光十色的,充分调动学生和他们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当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呈现多媒体课件,学生才能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案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这样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这种手段既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锻炼,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然后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谈感受,带着感受朗读课文,自然水到渠成。在这个环节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案环境,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从而较快的突出了本课的教案重点。所以,巧用多媒体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案过程

《葡萄沟》教学设计郝桂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pod0b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4-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