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
发表:《中国园林》第11期作者:俞孔坚石颖吴利英
摘要:提出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强调景观设计过程的一个基本模式: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根据原则设计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需要解决:保护古城、处理护城河、安排内外交通和内部联系、解决公园的安全隐患等4个问题。并提出4条解决原则:遗产廊道原则、生态廊道原则、休闲廊道原则和城市界面原则。基于这些原则,采取了14条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元大都城垣;遗产廊道;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2002年9至11月,奥运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以下简称“公园”)的规划方案举行了国际招投标活动。最后,本方案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我们通过现场踏勘、查阅历史资料,分析问题,最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用景观没汁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对历史地段景观改造设计的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公园位于朝阳区内,北三环与四环之间,西起健德桥,东至惠新东街,南临北三环,北临亚运村,,南北宽160m。元代城垣遗址及小月河位于公园范围内,起自天安门的中轴线经过故宫、景山、钟鼓楼延伸到这里。所以,元大都遗址公园是中轴线上的重要景观之一。同时,公园北侧与规划中的奥运公园仅一街之隔,是从奥运公园向南望去的一道绿色屏障。公园被南北向的6条道路划分为7块用地,它们自西向东分别为规划路、鼓楼外大街、建安东桥、安定路、樱花西街、惠新东街。我们将这7块用地依次命名为1至7号地块(见16页后彩插2-3:图1、2)
本方案在形成过程中强调: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为此强调景观设计过程的
—个基本模式,这个模式分为如下3个步骤:
(1)问题所设计的对象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何不完善的地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使用目的,现有景现有何需要改进或重新设计的地方?
(2)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景观功能需要,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
(3)设计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同时满足既定的价值标准,应设计怎样的具体措施?
1 元大都城垣遗址的问题
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设计由分析问题入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现场踏勘,总结出4个问题
元大都城墙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破土动工,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明初北城墙南移时移出城外,俗称“土城”。城墙全部运用中国传统的板筑技术,以夯土筑成。基部宽24m,顶部宽8m。显然,从城顶到城基的倾斜度很大,在城墙表面不能用砖全部包砌的年代,这种坡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夯土过程中为了加固墙体,使用厂“永定柱”(竖柱)和“红木”(横木)。顶部没有半圆形瓦管,用于排水。并且用苇草排编,自下而上将整个土墙遮盖起来,称之“蓑城”,以防雨水浸泡。对这一段颇具特色但又残缺不全的土城,我们是任其发展,修葺装扮还是恢复仿造,成为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1)水质小月河现状水质极差,污染严重,该如何对待?
(2)河道与河岸的真实性保留小月河现有河道的整体形态还是对其动大手术?
(3)河岸的亲水性小月河现有水位很低,甚至干枯见底,河岸现状是垂直的混凝土驳岸,生硬而缺乏变化,需要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