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冯荣国: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史学研究成果 与高中历史教学南通市启秀中学冯荣国20011年6月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一、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的必然性二、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史学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三、史学研究成果合理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途径四、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课程标准》、,学者们积极吸纳西方史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批判地审视当代国际史学观点,完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相继提出了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在研究对象和范围方面,通过跨学科研究,“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相继出现了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专门史的研究热潮。一、,许多教条化的论断和法则开始动摇。诸如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体系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都有了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一、,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利用史学研究成果。一、《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我国史学研究新成果在2003年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在以课标为指导编写的各版历史教科书中已有鲜明的体现。这突出体现在课标和课标教科书更新了史学观念,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吸纳了当代史学界较为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学范式。一、《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第一,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横向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现行新课标教材的必修1、2、3实际上是分别介绍人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在学科体系方面,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按照文明史观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在内容选择上,以文明史观来统驭教科书的编写。一、《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第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冯荣国:史学研究成果与高中历史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328 KB
  • 时间2019-04-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