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分析及处理措施.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分析及处理措施孙正元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一些大的气泡,特别是高等级混凝土更易形成气泡。少量的气泡不会对构件或建筑物产生大的影响,但太多的气泡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①表面气泡的存在会影响构件美观;②表面气泡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气泡直接嵌人结构体,所以将减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给钢筋锈蚀留下隐患;③气泡会直接减小构件的有效截面,给构件的受力带来不利影响,另外施工时要对气泡进行二次处理,费工费料。一、原因分析(1)高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水灰比(水胶比)小(),混凝土坍落度小,较粘,气泡不易排出。(2)与某些外掺剂以及水泥自身的化学成分有关;施工中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加人引气减水剂,产生大量气泡来增大混凝土流动性,由于引气剂掺量较大,产生的气泡较多,在振捣作用下易汇聚为大气泡。(3)由于水泥用量大,即使掺加了引气减水剂,但混凝土的粘滞阻力仍很大,振捣时间不足时气泡不易被带出。(4)冬季施工期间为防止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之前受冻,要让混凝土早强,这样替代料(可以改善和易性)不能掺量太多,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所以混凝土较夏季更粘,对气泡排除更加不利。(5)标准层施工用脱模剂为油性,粘度很大,施工中又涂刷不均,太厚,影响气泡上升,限制了表面气泡的排出,而用竹胶板水质脱模剂时气泡相对较少。(6)钢制模板封闭太严,表面排气困难。(7)操作工人振捣时间不足(此类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长),未按操作规程进行。(8)一次浇筑厚度太大,致使振捣效果不好,气泡更难于排出;对于高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要严格控制,应比普通等级混凝土浇筑厚度要小。(9)商品混凝土运送道路较远,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到现场时已很粘,影响气泡的排除。(10)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集料过多,细粒料偏少,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本例采取了增大砂率(36%-%)的办法改善了气泡多的状况。二、机理分析(1)材料方面对气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物理原因引起的,骨料级配不合理会直接导致气泡产生。根据骨料级配密实原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砂石料本身级配不合理,或碎石材料中针片状颗料含量过多,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砂率比试验室提供的砂率小,此时粗骨料间会形成大的空隙,细粒料不足以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导致骨料不密实,形成产生气泡的自由空隙。另外水泥的多少和水灰比的大小,也是导致气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试验室做混凝土试配时,主要是针对强度考虑水泥用量,在能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对于高等级混凝土应尽量减少水泥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粘度,同时水灰比也要小,因为当自由水存在于混凝土中时,水分蒸发后便形成气泡;而对于低等级混凝土可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水的用量,这样气泡会减少,因为低等级混凝土计算水泥用量较少,不会造成混凝土粘度很大不便施工的现象,多增加的水泥浆可以填塞因集料级配不合理或者其它因素导致的空隙,而水的减少又可以减少自由水形成的气泡。但如果不减少用水量,气泡是否减少不确定,因为此类混凝土中水化反应耗费用水较少,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水泡形成的机率在增大。再者掺合料的多少也会影响气泡数量的增减,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时,可用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适量的掺合料能改善

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分析及处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079457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