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音乐的耳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蚁第2课培养音乐的耳朵膈(2课时)莈一、教学目标:蒅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或记忆)《山林的呼唤》或《1812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聆听交响音乐的兴趣。肂2、通过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进而能让学生自己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和简单的分析音乐的能力,欣赏更多曲目。袀3、通过对比使学生能自主了解到音乐的速度,音色,强弱等性质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膇4、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情感。薅5、了解标题音乐。蒃6、认识并辨别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英国管。莈二、教学重点:羆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的描绘性作用。蚅三、教学难点:袄初步欣赏了解音乐中三种不同的假设阶段即:“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的内涵,即学生自主理解音乐。聿四、教学过程:罿(一)导入新课:螅(多媒体展示)肀繁体字“聽”。引导学生“听”是用耳朵与“心”来完成的。在欣赏音乐时要认真仔细地聆听。螁师:大家还知道1812年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吗?螇(多媒体展示)袅法俄之战:公元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调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逼莫斯科。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主动放弃并烧毁了莫斯科城。法军在严寒中得不到任何衣物和食品,不少法军冻饿而死,士气低落,拿破仑被迫弃城西撤。俄军乘势反攻。在俄罗斯军民旋风般的强大攻势面前,法军彻底溃败。六十万大军最后逃回本国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就连拿破仑本人也是仅带了贴身护卫绕道德国才得以转回法国。从此,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蒁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段用音乐讲述的这个战争故事吧。(感知音乐阶段)腿美感阶段:指无意识地沉浸在音响之中,任随音乐的感染力,把人带到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心情之中。蒆(多媒体播放音乐同时展示作品结构)袅欣赏作品:袂分析作品:羁序奏——众赞歌(祈祷)芅——俄国骑兵羅呈示部——战斗主题芃——法军主题(马赛曲调)荿——俄罗斯民谣1(小提琴、中提琴)芈——俄罗斯民谣2肄展开部——俄法军队的战斗莀再现部——呈示部的内容肁尾声——众赞歌(赞颂)肇——俄国骑兵(辉煌的凯旋号角)膄试唱音乐主题:螁表达阶段:指在不同的时刻,能体验音乐的细微差别和变化,对其中一种情绪或许多情绪产生反应。如对安详或激动的情感,懊悔与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产生反应。蕿(1)众赞歌———这是俄罗斯人民在的向往。袆(2)俄国骑兵———英姿勃勃、冲破不祥的气氛,带来了希望,象征着响应号召的战士踏上征途。芄(3)战斗主题———激烈、残酷的战斗场面膂(4)马赛曲音调———象征着法国侵略军步步逼近,敌军拥有完全的优势,俄军艰苦鏖(AO)战。芁(5)俄罗斯民谣1———战斗的间隙中俄罗斯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衿(6)俄罗斯民谣2———俄罗斯军民乐观、幽默的性格的写照,对俄罗斯战士们在战斗的间隙中欢快的跳舞、休息的场景描绘。莄4、复听作品:薃纯音乐阶段:指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可时而为它所陶醉,时而又能对它进行冷静的批评。螈(1)多媒体播放音乐。蚈(2)教师插话蒄(3)引导学生从音乐语言的表述上谈自己的感受。羄(4)引导学生循着历史事件的线索展开联想。蒀(多媒体展示创作背景)莆1880年10月,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鲁宾斯坦(1835-1881)邀请柴科夫斯基为莫斯科艺术及工业博览会写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或管弦乐队使用。之后,鲁宾斯坦便为柴科夫斯基提出三个具体的题目供他参考。这三个题目是:(1)博览会开幕。(2)亚历山大二世加冕二十五周年。(3)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对于这三个题目,柴科夫斯基认为都不太好作文章,但碍于朋友的盛情,作曲家没有推托。在思考良久之后,柴科夫斯基决定以第三个题目,即救主基督大教堂重建落成为切入点。由于救主基督大教堂毁1812年那场著名的俄法战争中,柴科夫斯基便决定以这场战争为主题创作一篇恢宏的交响乐章。创作思想确定后,作曲家便很快着手写作,并于12天后完成。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这首序曲写得很热闹,但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因为在写作时我凭借的只是一种热情而非挚爱。”这首作品在正式出版时被称为"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简称《1812年序曲》)。蒄1880年的柴科夫斯基,已经是写有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第四交响曲等一系列著名作品的知名作曲家,出于朋友的委托(尼古拉·鲁宾斯坦不仅是他在莫斯科音乐

培养音乐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