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小衔接视角.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芇幼小衔接视角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研究袂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沈怡蒂莀[摘要]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但两者又有着必然的关联与连续性,一般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定义为“幼小过渡时期”。如何使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真正融入小学课程,是小学一年级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以对幼小衔接理论与现状研究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考,从幼小衔接视角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提出了作为小学一年级数学学科做好幼小衔接的若干教学策略:引导儿童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思维深度;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肈[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袄薀一、问题的提出蝿常有人说:一年级的孩子最难教!究其原因,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知识准备少、学习习惯不到位,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但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学前培训的兴起,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往往是:现在的孩子更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日趋加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吃不下,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因此与早期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研究“一头热”的现象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尝试在教学中做一些探讨和研究。蒄1990年至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的关于幼小衔接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时间较早但涵盖范围较广、具有权威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作为“幼小过渡时期”,便于教育者在这一年中增强衔接意识,明确衔接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措施,[J].教育科学研究,1994(5):23.。根据此项研究,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处于“幼小过渡时期”。羃2008年秋季起,上海市教委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学校综合活动两部分,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展开,以期使初入学的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进行幼小衔接。膈本学期芄注:具体时段为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执教一年级2个班的数学,每班48人,正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班内学生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民办幼儿园,入学前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体间差异较大;而我校所用教材又是注重思维训练的中科院实验教材浙教版《数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期初开展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在数学学科方面更多针对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常规训练,在后续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然而小学阶段又有着严格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因此做到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方面的顺利衔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相关的研究。螃肁二、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对比蚈(一)教学内容对比羅对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有明确的分段要求,以“数的领域”相关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袄学段腿数的领域肇大班螅1、学习10以内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大1小1之关系。袅2、学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薂3、学习50以内唱数,取放30以内数量物品,点算时不跳数。蒆4、认识0。知道0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蒅5、学习书写数字0—10,有书写兴趣和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蚃6、认识+、-、=,知道其名称、读法以及意义。蚀7、正确较迅速口算10以内加减式题,并熟练掌握累加数量以及累减数量。膀(注:6、7属于“量的领域”,因研究需要一并列入。)芆我校所用一年级数学教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选取“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相关内容,按单元排列如下表。螄单元肃教学内容与目标蕿第一单元羆1、能够正确地数出9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9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薁2、掌握9以内数的分与合。膁3、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9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聿第二单元蚇1、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文字来描述9以内数的大小。薃2、认识10以内及11—20各数,知道10的组成,能准确地用20以内的数表示相应的事物。艿第三单元蒈1、初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及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蒇2、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并能进行三个数相加减的计算。蚂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正确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蚄第四单元袇2、通过练习,能正确、迅速地算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数学学习内容除第四单元外,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已有所涉及。蒂(二)

幼小衔接视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980 KB
  • 时间2019-04-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