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魂观后感10月2日,大家集体观看了《黄埔军魂》这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描述的是子描述"永远的连长"官校教官江支森,不求名不求利,一心只想春风化雨,教导出一批批未来的优秀军官供献给国家,虽然一开始学生都不谅解他的作法,但在与他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慢慢的了解他严格的背后,是一颗关怀学生的心。后来他结婚了,仍然与夫人一同将所以心力放在学生身上,即使家里经济困难,也从不对学生吝惜。他一次次的放弃升迁的机会,只为了跟学生在一起,即始后来学生成为他的长官,他也遵守军人的本份来服从,一直到他退休为止这部片子可分两个时代,前半部约在民国四十年代(1950),江支森教官正值年轻,让人觉得铁血无情,军人的威严与个性在此表露无疑,但私底下却默默的关心学生的生活,虽然生活清苦,但把钱都花在照顾学生身上,原是胆小的学生刘志良,在江支森的教导下自觉锻炼自己,得知母亲病逝,却因在校组织同乐会,不能回家送终,在晚会上演唱悼念慈母一曲,声泪俱下,感动了全校师生。后半段,到了民国六十年代(1970)江支森教官一直放弃升迁的机会,因此都还只是营长而已,虽然他的学生都已经是两颗星回来当校长了。这个时候,时代风气有很大的变化,但他仍然坚持以不变的教育方法教导一代又一代的官校生们,而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不断被他的理念所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面对新一代的官校生,那种思想上与理念上的冲突,但不变的是他对学生的关怀。退休的教官,离开住了三十多年的宿舍,只有几包简单的行李而已,而校长带着全校的师生欢送他,而老教官终于感动得流下忍了三十多年的泪水,简直就是催人泪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金门炮战的那段描述,当徐将军的吉普车被冲天的火光所吞没,当年轻黄埔男儿从昏迷中醒来说出的第一句是“我们打赢了”,当江支森闻听自己从前的学生已经喋血疆场,无论是海峡此岸还是彼岸,一定都会为之动容。面对着有血有肉的感动,政治显得如此苍白
《黄埔军魂》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