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之我见
摘要:化工工艺类课程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文章在分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对该类课程的改革方向、改革思路、改革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化工工艺课程改革产学结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有机化工工艺、无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三大部分。无机化工工艺涉及氨、硫酸、磷酸、纯碱、烧碱等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有机化工工艺涵盖了烃类、C1~C4系列(甲醇、乙酸、丙烯腈、芳烃等)等有机产品的生产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则主要介绍染料、涂料、胶黏剂、颜料、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
一、课程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化工工艺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组织结构固定,不能体现地方化工企业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无法与地方化工企业主打产品的工艺形成良好对接:课程评价方法多以终结性的理论考试为主,考完就忘,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对此,为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整合课程
自编教材本着高职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建议将三门课程的传统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化工工艺类课程, 自编授课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原则,注重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对接。具体实施上:①对院校周边各化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企业或行业专家的意见。②大量收集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明确化工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③最终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有机、无机、精细三种工艺内容的比例。教材中可适当加入企业文化、。
,增大实践教学比例
应用化工技术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就业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理论知识,。因此,必须有完善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实现工艺生产过程的再现,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基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工艺生产流程是不实际的,所以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单元操作模拟、仿真实验室为主,最重要地还是要多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与企业密切接触,大力发展“厂中校”。加大现场教学的力度。
,实现“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上,课程整合后应由理论向实践逐步倾斜,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综合采用动画演示、视频播放、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如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工艺,可采用视频播放和仿真教学的方式;其它工艺过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以增强授课内容的直观性。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可将同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为一个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或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实训,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
化工工艺类课程改革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