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
土壤科学系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保定
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第二章土壤的地学基础(4学时)
第三章土壤矿物质和土壤质地(2学时)
第四章土壤有机质(3学时)
第五章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4学时)
第六章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状况(4学时)
第七章土壤胶体与离子的吸附交换作用(3学时)
第八章土壤酸碱性与氧化还原状况(2学时)
第九章土壤养分(2学时)
第十章土壤分布和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4学时)
第十一章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2学时)
总学时数:48(32/16)
绪论 2学时
土壤形成 4学时
土壤性质 20学时
土壤分布及各论4学时
土壤质量2学时
实验(8*2=16学时)
实验地点:
A座1406
(2人一组名单)
考核办法: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以及课程论文
30%
50%
20%
期末
考试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主要参考教材:
《土壤学》,林大仪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土壤学》,黄巧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河北土壤》,李承绪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孙向阳. 2003 《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黄昌勇. 2000《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惠卓、张丽娟《土壤学》河北农业大学
李惠卓《土壤肥料理化分析》河北农业大学
采用教材:
相关期刊:土壤学报、土壤通报、土壤、土壤肥料等
第一章绪论
(1)牢固掌握“土壤”、“土地”、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 (土壤圈、土壤质量?)
(2)认识了解土壤的物质组成;
(3)认识土壤在农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自然环境)
(4)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
(5)明确学习土壤学的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
土壤在农、林、草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科学的发展概况
学习土壤学的目的与要求
内容提要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中,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于土壤。
土壤植物生产动物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
土壤是人类不可出让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
—马克思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1、植物生长的要素
植物的生活因子
与土壤环境条件
植物生长
土壤
水体
砂培
水培
基质
太空
载体
设施农业
(以色列)
大田农业
太空农业
2、植物生长的载体
一、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一)土壤是人类农林业的生产基地
土 壤 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