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树敌政治”
进入本世纪,日本军力布署重点不断向西南转移。这种对峙格局形成,安倍“贡献”最大,同时获利也最大。
德国政治学家施密特说,政治首要的任务就是划分敌友。12月1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及《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重要的防卫文件。日媒称这三份文件是安倍“安保三箭”,也有人戏称这是安倍刺向中国的“三叉戟”。一家媒体明确指出,这三份文件仍是“以中国为目标增强机动力量”。三份文件中第一份,明确把中国作为假想敌,这表明安倍政府对华对抗战略已经落实。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乃首次出台,其中详细阐述了日本安全保障政策方针,提出未来10年日本安保基本理念及实施战略。根据该安保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制定了未来10年日本防卫力量具体思想,主要武器装备采购目标。《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则是根据《防卫计划大纲》确定了今后5年中组建军队,需采购的武器备品的细目。
上述三份文件制定背景,是基于中国威胁论。该文件指责说,“中国的对外姿态、军事动向等,军事、安全保障政策透明性不足,成为国际社会忧虑的问题”。进入本世纪,日本军力布署重点不断向西南转移。这种对峙格局形成,安倍“贡献”最大,同时获利也最大。
长期以来,面对中国崛起日本存在两种反应。一种是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合作,建立东亚共同体。另一种是把中国崛起视为威胁,加强军事对抗。《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对中国指名道姓攻击,渲染中国威胁,说明日本政府的中国威胁观已毫无忌讳,中国已成为日本正式假想敌。
“安保三箭”出台时机可以看出安倍政权用心。12月中旬,日本国会已闭幕,在野党没有可能在国会追究内阁制定批准前述三种文件的责任。同时,临近年末,日本国民忙于年末诸事,对此重大新闻关注降低。不过,日本少数自由派媒体仍有反弹,如12月18日《每日新闻》发表社论指出,“虽增强必要的防卫力量理所应当,但是,假如对抗中国导致东亚军备扩张竞争,则很不合适。日本必须持之不懈努力通过强化外交能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扭转安全保障环境”。但另一方面,支持日本政府“防卫三箭”的媒体很多,《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都发表社论表示支持。
对于增加军力对抗中国,存在如何处理日美安保关系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一旦日本出现安全危机,美国不会为保卫日本流血。这种观点十分普遍。但是,对于这种观点,日本有两种反应。一种反应是强调日本安全应由日本“自主防卫”,独自加强军力,另外一种反应是强调与亚洲各国协调、合作,以此保障日本安全。目前来看,前种“自主防卫”
日本的“树敌政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