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时期牡丹纹饰形式语言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清时期牡丹纹饰形式语言分析
摘要:明清两代,是牡丹纹饰发展的鼎盛时期,寓意富贵吉祥的牡丹纹很好地满足了明清时期人们对于吉祥观念的追求,并且形成了牡丹纹饰在这一时期所特有的形式语言,本文将从造型、骨架、色彩和工艺四个方面来分析明清牡丹纹饰的形式语言规律,展现这一时期吉祥洋溢、繁缛细密的牡丹纹饰的特有的装饰魅力。
关键词:明清时期;牡丹纹饰;形式语言
一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此时的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在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更是出现了“康乾盛世”,政治与经济都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老百姓安居乐业,人们有了更高的精神需求,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市井百姓,都更加迫切地追求福、禄、寿、喜、财,因而形成了稳定的吉祥的气韵氛围,吉祥纹样也因此发展到了鼎盛状态,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都遵循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准则。
清中期以后,对外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装饰风格逐渐渗入中国固有的传统风格,使纹样内容更加精细,繁缛,满密,更具装饰性,将吉祥寓意发挥到了极致。牡丹纹因其繁满的形态特征和富贵美满的吉祥寓意,成为人们心中最重要的吉祥符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文化领域,实现了其多面向多层次的装饰身份。
二明清牡丹纹饰的设计形式语言分析
(1)繁盛饱满的花头造型
关于明清牡丹纹的造型需从花瓣和花头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花瓣,作为牡丹纹饰的一个基础单元来看,各个朝代的牡丹纹花瓣都是大同小异的,无论是唐宋元还是明清时期,都是一个类似于“山”字的造型。小瓣尖端三圆两缺,大瓣尖端可作六圆五缺,这种几圆几缺的省略处理即是“山”字的基本元素造型的体现。然后是花头,牡丹花大且瓣多,花形丰腴多态,给人一种繁复饱满的视觉感受,明清的纹样设计师们抓住这种“繁”态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状态,将“山”字形的基本瓣片层层累积叠加,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多瓣的牡丹花头造型,形成了“繁”、“满”的视觉效果。明清时期的牡丹纹饰有别于唐代的神化圆满和宋代的自然洒脱,最大的特色就是吉祥洋溢,繁缛细密。如图1。
无论是单独的花瓣还是组合后的花头造型,牡丹纹饰都给人一种复杂丰满的雍容之感,这是牡丹纹区别于其他花卉纹样的最重要的特点,相对于菊花的修长,莲花的简洁,兰花的娇小,即使只有两三个瓣片,通过其弯曲绵延的曲线,也能分辨出牡丹纹与其他花卉纹样的区别。
(2)形式多样的骨架
明清时期的牡丹纹饰,其构成骨架形式多样,主要有朵花、立木、折枝、缠枝和国画几种形式。
1)朵花:朵花形式的牡丹纹在瓷器中运用较多,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粉彩瓷等都有朵花牡丹纹样,在构图上,常用百花满地的装饰形式,迎合了明清时期追求繁缛吉祥的装饰风格,多见于花瓶、盘、碗等。2)立木:立木形式是指茎杆花叶俱全的牡丹纹饰,其显著特点是纹样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明清时期的审美文化注重追求吉祥寓意,因而将各类吉祥纹样加以组合,延伸出更为丰富的吉祥含义,立木形式牡丹纹的出现,更加适应了花鸟画构图式的装饰效果。完整的枝干、花叶,常常与其他花卉和动物纹样组合构图,因而更加具有动感和画面感。如图2)折枝:折枝牡丹纹属于单独纹样,既可以单独主题纹饰,也可以若干个排列起来做边饰,当折枝牡丹纹排列起来作为二方连续纹样时,其花与花之间、花与叶之间互相呼应,浑然一

明清时期牡丹纹饰形式语言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