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运营中心
叶凌伟
2009年6月
几个案例
农村信息化现状概述
农村信息化推进模式分析
信息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
目录
场景实例一——灾害预警信息传递
申书记激动的说:“多亏了农信通,使得通知及时,所有村干部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到场并很快扑灭了火势。谢谢有这样一个这么有用的信息工具!”
象鼻嘴区域发生火灾,请全体村干部和村民火速前往救灾。申希权
2006年9月23日上午11时45分,重庆市永川区黄瓜山村村支书申书记突然接到火灾电话:象鼻嘴地区发生火灾,立即通过农信通信息机向所有村民手机发布火灾信息,并通过信息机接通村里面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
场景实例二——支撑农产品交易
致富农信
养殖技术
病虫害
防治
供求信息
农业快讯
劳务信息
农产品
供求信息
农业技
术知识
农村信
息平台
农村信息平台
“我们是大荔县安仁镇龙门村农民,我们村有早熟苹果果园1000多亩,现在优质苹果大量下架,急需寻找销路,欢迎各地客商、有意者与刘先生联系135××××2060。”
四川、福建等地的果商迅速和果农取得了联系,纷纷前往大荔县收购苹果,短短几天内果农的苹果销售一空
SMS
场景实例三——帮助农民工就业
2006年重庆遭遇100年来特大旱情
县政府得到市政府组织农民外出新疆采摘棉花的就业信息
所有村民
农户
村支书
向全县6000多户农民发送“到新疆摘棉花”的就业信息上万人次,接到近2000多人的咨询
输出外出务工人员达600多人
2006年9月6日
重庆晨报14版
场景实例四——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化
主要应用背景:山东寿光冬暖式大棚技术已完全具备现代农业发展特征,并在不断跟进,大棚专家也迫切需要世界级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科技指导和管理。
主要实现技术:M-M应用
主要监控:
温室温度
温室湿度
土壤成分实时检测
温室二氧化碳等指标检测
意义
利用信息化手段缩小数字鸿沟
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发生着,甚至已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经济增长能力等的重要尺度,也是引领农村农业变革的推器。
农村信息化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实现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并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还可以强化农民市场嗅觉及联动能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信息化已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帮助提升传统农业
移动通信在信息化变革中正逐步成长为主力军
移动通信正以随时、随身、易用、普及率高、覆盖面广以及传输速率日益加快等巨大优势,逐步演变为信息化变革主力军;
调研结果一:农民迫切需要信息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民生活封闭独立
城市信息需求
SMS
工作需要
沟通需要
娱乐需要
农村信息需求
“千万不要小瞧了农民,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大得很,有信息和没信息,差别就是一个撑死一个饿死”(调研农民心声)
“没有信息,我们不知种什么,也不知怎么种,更不知道往哪里卖。”(调研农民心声)
生存需要
信息
*以上数据及调研农民心声来源于《人民邮电报》信息化应用市场大型调查之《信息潮起农村》
调研结果二:信息化投入和应用条件不够
农业产业信息化
基层政务信息化
有信息化需求,缺乏规划和投入,需要一定时间的习惯培养
基层政府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电脑普及率不高,但手机普及率基本达到100%;
通信需求:信息发布、会议电话
政务办公:公文流转、数据上报(村到镇)
政务公开:政策宣贯(官管民)、群众信箱(民议政)
群众服务:招工、医保、社保、计生等
特色资源对外宣传: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农家乐等
现代农业产业化正在形成,信息化投入及应用还十分不够
涉农企业/合作社注重眼前利益,需要大平台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且工作人员普遍处于移动状态:
农业生产过程指挥调度的信息发布
供求买卖信息的发布
产品对外宣传、销售渠道拓展
样本:16个县
21家企业
27家合作社
样本:24个县
48个乡镇
2006年-2009年,每年开展2次全面调研,覆盖了东、中、西部12个省份
推进农村信息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