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悉了伊索寓言、熟悉了庄子的寓言,在现代也有好多寓言,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总结。寓言并不高深,常常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看到寓言时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或者会心一笑。
“手表效应”。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手表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加强彼此的沟通,尤其对教师布置任务或提出工作要求,决不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或声音,否则,教师将因为不知道听谁的而感到无所适从。
“泡菜效应”。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泡菜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学校要重视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蚂蚁效应”。蚂蚁是自然界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100万只甚至更多只的蚂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林或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时间内啃成一堆骨头。
“蚂蚁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学校领导者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将教师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合力局面。
“非零和效应”。“零和效应”之意是: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亦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的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
“非零和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要向教师不断灌输“合作行为”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合作”和“师师合作”,力求取得““双赢”的成效。
“狮·羊效应”。“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的重要性。
“狮·羊效应”对学校管理者的启示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务必建立严格的选拔校长和管理学校等制度,能够真正选拔和重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思想解放、勇于开拓、魄力大的创造型人才来担任校长。
“酒·污水效应”。如果你把一汤匙的酒倒进一桶污水里,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的污水倒进一桶酒里,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污水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在一些学校中难免会碰到个别“污水”式的教师,他们人数虽然很少,但破坏力巨大。为此,学校领导者一定要花费精力处理这类“污水”式教师;或使他们改邪归正,或将他们清除出教书育人的队伍。倘若未能这样做,那么学校任何方面的辛勤努力都将被“污水”式教师的所作所为抵消。
“毛毛虫实验”。法国心理学专家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比较爱吃的食物。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相继死去。法国心理学家在做这个实验前
寓言给我们的启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