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互联”乌镇“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这是在江南水乡乌镇随处可见的景象。有人认为,一座有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似乎与前沿的互联网会议“不是一个次元”。那么,这场由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缘何选择乌镇作为永久会址?记者近日前往乌镇探访发现,在千年古镇的外表下,乌镇善用互联网技术升级服务质量,如二维码门票、全区域免费热点覆盖等等。这些渗透在平常生活中的点滴,都印证了互联网在乌镇的实践。十五年的开发铺垫为何世界互联网大会选址乌镇?在10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说,专家组在全国寻找会址提出几个条件:第一是互联网经济比较发达,第二是像达沃斯那样的小镇,然后赋予它互联网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年过花甲的邵云依旧生活在他的出生地――乌镇。作为几十年的媒体从业者,他现今担任起了乌镇的“发言人”。戴着鸭舌帽,邵云常常穿梭在乌镇,不时和沿街商户们打招呼。老邵说话的时候声音洪亮,带着嘉兴话口音,被年轻人称为乌镇的“老顽童”。邵云回忆,在1985年之前,乌镇一直没有通往外界的公路。人们出行方式就如著名作家、乌镇人茅盾笔下的主人公一样,乘坐小火轮外出。地处三个市的交界,乌镇曾被称为“三不管”地带。它一度是一个闭塞的小镇,这也使得乌镇的古建筑躲过多次浩劫,得以完整保存下来。乌镇的开发与保护始于1999年。2007年,历时四载、投资近十亿的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开放。2019年,乌镇景区共接待游客569万人次,。被认为是“乌镇总设计师”的陈向宏说:“没有乌镇15年的旅游发展及传统生活下现代化配套设施的完备,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国家级会议不可能把乌镇作为永久会议地。”古镇的互联网基因多位受访者认为,真正让乌镇从众多地点中脱颖而出被选中的,是古镇的互联网基因。80后的民宿店主穆穆在乌镇西栅经营了7年的客栈。当微博在2019年流行开来的时候,穆穆就开设了一个账号做网络营销。利用网络提供订房服务已经成为当地多个家庭旅馆的选择。一位店主介绍说,网络订房的服务大约占业务量的七成。在乌镇,除了线上服务外,就连消费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今年国庆长假第二天,穆穆发了一个微博:“今天已接受6桌客人支付宝扫码付餐费”。支付宝钱包“条码支付”功能是指顾客在已经开通该功能的店铺内购买商品之后,收银员可用红外扫描枪扫描顾客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里的“付款码”即可完成支付。即使该功能在手机不联网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而且速度快,小额免密,免除了游客带大量现金出游的烦恼。当扫码支付尚且只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刚崭露头角,在这个千年小镇,它已经在景区的商超系统普及了。穆穆感慨这种支付方式的快捷和便利,不用去数钱也不产生手续费。而她认为最实用的是,在过去几年的每一个黄金周都能收到假币,而这种支付方式“不再担心假币”。近年,乌镇景区努力推广的“智慧旅游”,也深深烙上互联网的印记。乌镇景区试图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包括对官网优化,利用乌镇旅游论坛及乌镇旅游微博两大平台跟游客进行互动。乌镇景区还构建了独立的网络销售平台。游客可以通过乌镇旅游预订网站了解景区住宿、票务、套餐、特产等一系列信息,此外在PC和手机均可实现网络订购。除此之外,蚓扒维码电子门票已正式运行,购买者无需再排队购票,可直接凭二维码至西栅游客服务中心检票口扫描进入。
探访“互联”乌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