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用药不当反应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用药不当反应论文.docx摘要中药是人们用于防病治病,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药源之一,但中药和西药一样具有两重性,即根据药性辨证施治,用的合理,有利于人体疾病痊愈;用之不当,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即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关键词中药用药不良反应引言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的增多,中药在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由于药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检测手段的提高,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其成为药学领域的一项专门研究课题。但就我国特有的中药而言,其不良反应的研究报道较之西药为少。由于中药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动物以及矿物,其产地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有些炮制方法不当,直接影响它的所含成分,并涉及药用疗效;另外中药历史悠久,民间应用比较广泛;再者现代制药技术进一步规范将其中药的主要成分用化学方法进行提取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清开灵注射液等。所以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更为重视,本文就中国中药杂志刊登的95篇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导,分析其主要不良反应类型,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与其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常言道药者,毒也,就是指药有三分毒的道理,所以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其对人体产生的一定毒性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过去以西药的不良反应报道甚多,而对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相对少些。我们以中国中药杂志1981~2001年以来的95篇文章中有关中药及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426例进行统计分类其中中毒反应307例,占72;过敏反应74例,占173;中药引起中毒死亡18例,占4;其他27例,占6;年龄最小仅3个月,最大74岁。造成426例不良反应中涉及的中药及制剂共107种,其中过敏反应54种,中毒反应39种,中毒致死14种。现将统计的不良反应按主要类型分类,并对其临床表现与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一、过敏反应中药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一般变化快,首先出现皮肤荨麻疹、疱疹,然后迅速涉及全身,可合并其他胸闷气短,咳喘不安,恶心、畏寒,发热,水肿,严重者造成心、肺、肾、肝等器官的损伤,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可产生过敏反应的中药很多,许多药性温和,使用较多的品种也有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如陈皮、酸枣仁、胖大海、板蓝根注射液、牛黄解毒片等。据卢国珍报道1例,男,36岁。因腹胀自服藿香正气水2支,服用1支后约30头昏,心悸,出汗,四肢出现少量麻疹,瘙痒,又服1支30后,自感天旋地转,惊慌气急、出汗、口吐白沫昏倒在地,经抢救苏醒。二、中毒性反应由于目前多数中草药尚缺乏完善的药理及毒理实验资料,在多数毒性较强药物中,其治疗量与中毒量或致死量比较接近,一般以口服形式为主,因此发生不良反应时胃肠道症状最早出现。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等征象。三、中毒性休克临床上表现为昏迷、发热、不省人事、呼吸不规律,胸闷、心悸、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口麻肢麻、血尿、少尿、无尿、肾衰等,可引起胃肠道、肾脏、肝脏等中毒反应,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毒性较强的中药在古代医著中已早有记载,如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但据报道一些普通中药也有发生中毒反应的。笔者统计有补骨脂、枇杷叶、川芎、番泻叶、人参、地骨皮、鸡内金、苦参。制成的制剂有雄黄酒、附子理中丸、橘红化痰丸、人参蜂王浆、雷公藤片。致死的中药有瓜蒂、天仙子、蟾酥、硫黄、雄黄、雷公腾片。据朱丛祥

中药用药不当反应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