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证券公司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核心环节。18 年来,伴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已
经拥有 3000 多亿元资产规模,每年为上市公司募集上千亿元股本金,每年发行国
债和企业债数千亿元,为上亿户各类股民提供证券交易平台,证券公司在我国经
济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困境,外资证
券公司开始挤占我国证券市场的份额,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我国
现有的 130 多家证券公司中,只有 12 家属于质地较好的“创新类”证券公司,其
余证券公司都是规范类或风险类,一些昔日“辉煌”的“明星”证券公司不断暴
露出巨大的“资金黑洞”,多家证券公司被行政接管或关闭。我国证券公司的生存
及规范发展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
成为重大而且迫切的课题。在我国证券公司发展中,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治理
模式和业务结构是三大核心问题,这三大问题决定我国证券公司是否规范及能否
规范发展。
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必须走“混分结合”的模式。目前国内外理论研究
的成果表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是证券公司的两个基本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是
证券公司今后规范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证券公司都是采
取混业经营模式的。为了从理论上分析我国证券公司的最佳经营模式,我们有必
要建立一个效率模型进行推论。混业经营涉及社会资金在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进
行配置,资金由商业银行向证券公司流动不是无偿的,而必然包含资金价格。我
们把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资金的经营模式选择问题设想为标准的交换经济,资金
在双方配置的标准就是效率标准,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的资金配置方式是合理的
资金配置方式,满足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资金配置方式就是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
最佳经营模式。如果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的最佳经营模式中,商业银行向证券公
司流动的资金为 0,则最佳的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反之则是混业经营;商业银
行资金向证券公司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比例可以有具体指标。可见,我们可以将证
券公司经营模式的讨论成功地转变为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资金配置的求解帕
累托最优结果的过程,即求解资金配置的最佳效率。在分析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
的资金配置效率时,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埃奇沃斯盒式图加以分析,这样一来,我
国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配置就转变为运用埃奇沃斯盒式图中契约线的
分析研究了。分析表明,由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资金配置必须满足边际效用相
等的条件,在资金使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性的支配下,契约线必然在两个配置主
I
体之间,而不可能在坐标基点内。随着契约线向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资金使用边
际效用相等方向的接近,资金配置将不断接近满足可行配置条件:F(e)={x|Σxi=
Σei},当:F(e)={x|Σxi=Σei}得以满足时,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配
置就实现了均衡。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混业经营更符合竞争性经济关于市场不
能分割的假定,再结合福利经济学定律及瓦尔拉斯定律对均衡的界定,我们可以
得出结论,分业经营在理论上是一个错误选择,混业经营则是证券公司的必然选
择。但是,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还不能不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这就是金融
风险的存在。根据冯·诺伊曼—莫根斯特恩的效用期望函数的基本原理,我们认
为,商业银行是金融风险回避者(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愿意向证券公司贷款,原
因就在此)。根据现代组合投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也可以认为商业银行是金
融风险回避者。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我国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
的实际,推导我国证券公司需要采取的经营模式。我们认为,混业经营虽然具有
效率,但结果必然是拖垮我国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和国家宏观决策部门不能接受;
分业经营模式虽然能防范金融风险,却会拖垮我国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不能接受。
而“混分结合模式”则兼有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之利而无其害,必然是我国证券
公司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其中的“分业”是指证券公司与同处于金融经营领域
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实行分业经营,宏观层面上有效地防范风险,从而稳定
商业银行、稳定金融并进而稳定整个经济;“混业”则是指我国应该确立由大的实
业企业办证券公司的观念,缓解我国证券公司资本金和业务不足带来的风险,并
为实业企业提供金融平台,从而实现实业企业、证券公司和宏观经济的“多赢”
格局。
我国证券公司应该采取“双重保护”治理模式。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虽然具
有“形式美”,但治理效果不理想。我国证券公司的治理实际上就是分析股东、经
理人员、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三者都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三大核心问题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