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次产业竞相发展。“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稳步提高,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发展内涵日臻丰富。,畜牧、果蔬、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生物医药、光电、焊接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支撑了全县工业快速发展。餐饮、娱乐、交通等传统服务业实现规模经营,物流、生态旅游、金融、商业连锁、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预计第一、二、、、,%、%、%。(三)城镇建设逐步完善。大力实施“扩城”战略,累计开发商住面积160万平方米,大地花园、迎宾尚城、迎宾怡园等宜居小区初具规模,城镇化率达到34%。利民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建设了宾州镇集中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城镇供水等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城镇主次干道176条,并对29条主干道进行绿化和亮化。宾西镇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总开发面积32万平方米,全部接入集中供热。客运站投入试运行。道路、给排水、电力、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提升了开发区配套服务功能。(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了体育场、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广电事业稳步发展,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新建县医院外科综合楼和宁远卫生院,改造宾安卫生院,增配了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初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以内,新建了胜利镇等6个乡级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毛入学率均达到100%;辍学率小学和初中分别控制在1%和3%以内;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和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9%;%。引进建成昆仑旅游学院、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启动省级高等教育示范高中建设,维修、改造和新建学校项目165个,总面积119572平方米,。累计安置就业75万人次,%以下。均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五)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预计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311元,%,超出“十一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812元,%,超出“十一五”。五年来,累计以“一折通”方式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286万元、、,。,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20460人、91296人。,参合率达到98%。城乡居民的吃、穿、住、用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生存环境、文化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城乡治安平稳,人民安居乐业。(六)招商引资成果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引进项目184个,其中产业项目108个,总部经济项目7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17亿元,达产后,预计年实现产值622亿元,税金38亿元。(七)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加快职能转变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增强。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了社会听证、公示等制度。加强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完成了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宾县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县。实行政风行风评议,强化财政、审计监管,促进了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县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总量仍需壮大,主导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不明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大,城镇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需要完善;深层次矛盾化解力度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有待于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加以解决。二、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县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将处于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一是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新的科技革命浪潮迅速兴起,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有利于我们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二是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既是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全面提升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初步实现增长动力切换的关键五年。国家将继续加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非公有制
宾县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