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证明妨碍-民事诉讼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证据裁判主义的背景下,当事人对证据的把握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官的心证,双方当事人应当竭尽全力收集并举示证据。然而,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双方当事人距离证据远近不一的情况,如追索劳动报酬诉讼,大部分证据都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劳动者取证、举证困难。即便如此,有的用人单位还实施证明妨碍,这对劳动者一方的举证造成了更大的阻碍。同时,随着劳动者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排除劳动者实施证明妨碍的情形。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证明妨碍进行详尽的规定,以致于真正权利者在维权的过程中常常受到证明妨碍行为的阻碍。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追索劳动报酬诉讼中的证明妨碍问题,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证明妨碍的司法现状分析。在追索劳动报酬诉讼中,证明妨碍屡见不鲜。从司法实务角度,可以看出我国证明妨碍相关制度存在的缺陷:证明妨碍主体不明。主要表现为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和案外第三人是否能构成证明妨碍的主体;证据保存义务的范围和时间界限模糊。具体表现为法律规定的证据保存范围狭窄,实体法上的证据保存义务未能与诉讼法上的证据保存义务衔接到位;裁判者对妨碍行为的处理方式不统一、惩罚力度不够。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事实推定以及民事强制措施来处理证明妨碍行为。第二部分: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证明妨碍的理论分析。其中包括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证明妨碍的含义及构成要件、产生原因和法律效果几个方面。其中,除用人单位以外,劳动者、诉讼法上的第三人和案外人都可以成为证明妨碍的主体;过失证明妨碍行为需要从民法的过失程度进行分析,以便裁判者根据过失程度的不同,选择适用最恰当的证明妨碍法律效果;证明妨碍的法律效果是多元化的,具体分为诉讼法上的效果、提起单独的证明妨碍诉讼以及刑法效果三种。第三部分:证明妨碍的比较法考察。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对证明妨碍进行了规定。通过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判例以及学说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对完善我国的证明妨碍制度有所帮助。第四部分:追索劳动报酬诉讼中证明妨碍规则的完善。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和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在举证时限、鉴定、诉前证据保全、恶意诉讼规制、庭前证据交换、当事人询问制度和文书提出命令七个方面对证明妨碍规则进行了完善。为了减少追索劳动报酬诉讼中的证明妨碍行为,还需要从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和多元化法律效果的适用两方面努力。关键词:追索劳动报酬;证明妨碍;证据收集;法律效果Asevidencesarethemainreasonofjudgements,theparties’controlanduseofevidenceplayanimportantroleinthejudge’sdiscretionalevaluation,,injuridicalpractice,thedistancebetweenevidencesandthetwopatiesaredifferent,forexample,inlaborremunerationsuits,asemployersalwayscontrolthemajorityofevidences,,manyemployersmakespoliationofevidence,theworkers’,becauseoftheimprovementoftheworkers’legalknowledge,therearealsoworkerswhomakespoliationofevidence,,,thispapermakeampiricalanalysis,:

论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证明妨碍-民事诉讼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19-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