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措施研究摘要:借鉴激励理论研究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的理论基础、具体办法、实施标准、实施程序与主体责任。从实施效果来看,财政补贴措施有效提升了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的服务效率,也符合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措施的成功经验包括健全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的政策保障,建立财政补贴的统一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做好财政补贴监督管理和规范引导工作,逐步完善和创新财政补贴措施4个方面。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激励理论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6-0073-06Abstract:Byreferringtothestimulationtheory,theauthorsstudiedthetheoreticalfoundation,specificmethods,implementationstandards,,financialsubsidymeasureseffectivelyimprovedtheserviceefficiencyofthepublicwelfareopeningofpublicsportsvenuesinGuangzhou,,establishingaunifiedfinancialsubsidymanagementsystemandevaluationstandards,doingagoodjobinfinancialsubsidysupervisionmanagementandstandardizedguidance,:publicsportsvenue;publicwelfareopening;financialsubsidy;stimulationtheory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也体现在人民对公共体育场馆的需求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供给不足上。公共体育场馆指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属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活动场所[1]。长期以来,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是以经营性开放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但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要求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性开放之外,以免费或低收费的方式向社会群众提供公益性开放,培育和满足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需求。广州市在亚运会后就着手公共体育场馆对群众公益性开放的尝试,是国内最早出台财政补贴措施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服务效率的城市。因此,广州市的成功经验可为体育公共服务理论创新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实践应用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1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实施的背景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3次重大赛事的举办,不仅为广州市留下了丰富的体育遗产,也逐步完善了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为破解广州市体育场馆赛后利用效率与效益问题,2019年6月广州市专门制定《广州市亚运场馆赛后利用总体方案》,提出公共体育场馆从满足竞赛需求转移到提供全民健身服务上来,着力增强公共服务功能[2]。随后,广州市持续颁布《广州市体育惠民总体方案》《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等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通过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的方式向群众公益性开放,力图用公共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优质、丰富的体育公共服务。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日常开放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其中公益性开放每天优惠2小时、免费2小时[3]。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时段分为忙时和闲时两类,忙时是指工作日16:00~22:00的时段以及节假日的全天开放时间,闲时就是指忙时之外的其他时段。调研发现,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的时段以闲时为主
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财政补贴措施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