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交流家乡寻根访祖
台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蕴含着丰沛的历史和人文资源。现任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的汪毅夫,祖籍台南,其曾祖父汪春源是清末台湾最后一位进士。9月13日至18日,汪毅夫赴台南参访,并出席“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多项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是汪毅夫第3次访问台南。2007年2月,时任福建省副省长、也是福建省红十字会会长的汪毅夫,曾专程到台南寻根访祖。汪毅夫虽然在厦门出生长大,但是回到台南,处处是乡音,感觉非常亲切。今年三四月间,汪毅夫只身一人再次来到台南,除了参与成功大学“闽南文化工作坊”(互动式学术会议),还在成功大学发表多场演讲。此次是第三次。这次赴台,作为学者的汪毅夫又再次发表了5场精彩演讲。在成功大学“2013祀典兴济宫暨保生大帝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用闽南语作了(《千年祀典殂豆馨香》的主题演讲;在“科举制度在台湾”学术研讨会上,用闽南语作了《府城的光荣》的主题演讲;在成功大学人文社科中心,作了《战后台湾民主运动史研究》的主题报告;在成功大学中文系,作了《方言与民俗》的主题报告;在台南长荣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作了《闽台妇女史研究》的专题报告。
汪毅夫透露,他和成大的渊源很深,其治学精神承袭自成大历史系教授黄典权。黄典权是漳州籍旅台的历史学教授,生前在明清与台湾史方面的研究著述颇有建树,在两岸史学界享有盛誉。汪毅夫说,黄典权在历史学研究上,开创田野调查和现场随采的方法,对他启发很大。虽与黄典权从未谋面,但汪毅夫自认黄典权是他研究上的启蒙老师。
汪毅夫对闽南文化有着长期而深入的研究,至今已出版《台湾近代文学丛稿》、《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台湾近代诗人在福建》、《闽台区域社会研究》、《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地方史研究》、《闽台妇女史研究》等十多本专著,学科涉及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广泛领域。他在闽南文化研究上得到过许多奖项,获得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今年4月9日,汪毅夫拜会成大校长黄煌辉,除盛赞成大在闽南文化研究上成果丰硕外,还表示将努力推动两岸有关高校加强闽南文化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汪毅夫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地弘扬和推广闽南文化。时隔近半年之后又一次来到台南,汪毅夫不畏辛劳,出席了多项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
保生大帝本名吴卒,俗称“大道公”或“吴真人”,是中安的医神,在海峡两岸及全球华人中拥有众多的信众。位于台南市北区的祀典兴济宫,是台湾唯一由清代官方指定的官祀保生大帝庙,地位十分崇隆。9月13日至14日,成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与祀典兴济宫合作主办的“2013祀典兴济宫暨保生大帝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大文学院演讲厅举行。
汪毅夫以“千年祀典殂豆馨香——读周懋琦《兴济宫题联并记》”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全程用闽南话精辟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他称赞清代台湾知府周懋琦是一个很有才调的人,尤其周的《兴济宫题联并记》更是台南兴济宫的一件宝物。汪毅夫说,《兴济宫题联并记》的上联
“秉笔陋元臣医药神灵宋史漏收方伎传”对《宋史》的错讹有所指摘和批评,对吴卒的历史地位则予以肯定和确认。下联“熙朝修祀典馨香朔望清时合祭观音亭”里,“熙朝”和“清时”说的是周懋琦身处的“清朝”或“清朝时”,但“熙朝”和“清时”并不专指“康熙朝”和“清朝时”,而是“盛
学术文化交流家乡寻根访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