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越怀念,越遥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越怀念,越遥远
霍尊的一首《卷珠帘》,引起争议最多的,是它的歌词,所以,当《中国好歌曲》进入“主打之争”阶段之后,再次亮相的《卷珠帘》被动了大手术,编曲近乎重新来过,加入琵琶和萧,歌词也更具古意,尤其结尾那段,原本是“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悄悄唤醒枝芽,听微风,耳畔响,叹流水兮落花伤,谁在烟云处琴声长”,修改后成了“细雨酥润现烟外绿杨,倦起愁对春伤,残烛化,晓风凉,归雁过处留声怅,天水间谁抚琴断肠”。改动的意向非常明确,古一些,再古一些。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改动?因为,此时此地,“中国风”歌曲,代表了一种特别的需求:距离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越远,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靠近它的需求越强烈,和那个时代的生活情境差别越大,模拟它的时候也得越逼真,它已经成为一种特别的产品,和别的流行歌曲有着清晰的界限。
上世纪初,流行音乐草创的时代,这种需求远没有这么强烈,“中国风”并不是一种界限清晰的表达方式,那时候的歌,在今天看来,其实都是“中国风”的。尽管,略早一点的萧友梅、黄自、赵元任、李叔同,大多受过西方音乐教育,稍晚一点的陈蝶衣、陈歌辛、黎锦光、姚敏、严华,代表的是以上海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他们的歌,是城市文化的“声响标志”。但那个古中国,还是无处不在。热爱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吴剑女士,曾经搜集整理了几本老歌集,从字面上看来,那些歌的词和曲,骨肉和魂魄,都是古意盎然,尽管那魂魄,多少有点浓艳流俗。 2014央视马年春晚上,霍尊演唱了《卷珠帘》。这首歌曲最早在《中国好歌曲》亮相,并得到刘欢的青睐。
五十年代之后,进展也没有加速。香港是老上海的镜像,台湾是旧中国的镜像,过去的时代继续活在镜子里。四十年代上海的老歌,在跃过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后,又在六十年代的香港台湾续上了余韵。周旋、白光、李香兰的歌,在更加新鲜的声音里,在更加明艳的红唇上借尸还了魂。
即便是校园民歌时代,“燕子”、“落花”、“白云”、“春雨”、“江枫渔火”也还时常出现,但校园民歌运动落幕之后,后果出现了。罗大佑、李宗盛等曾经的校园民歌主将,开始创造更具现代流行音乐意识的作品。“中国风”开始和别的流行歌划出了界限,它通常是晚清或民国为背景的电视剧歌曲,例如“八点档女王”王芷蕾唱的那些歌,或者陈玉贞(娃娃)作词的那些歌(这些歌是“中国风”迄今为止最美的收获)。邓丽君1983

越怀念,越遥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ftnqws01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