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疗伤的文化
韩剧胜人一筹的是男主人公,那些完美男人的形象是为这些女人订制的,因为她们非常需要白日梦去慰籍。从生活背景和心态来说,这样的受众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都存在,这就是韩剧的市场所在。
2012年11月,韩剧《电视剧帝王》在中国的网络播出。第一集的第一个镜头,是男主角、电视剧制作公司代表安东尼·金的一段演讲。
安东尼·金用两分多钟的时间展示了韩剧在世界各地受到的追捧,称日本、中国、蒙古的观众“被韩剧迷得神魂颠倒”。同时,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通过出售与“韩流”相关的商品,每年给韩国带来的效益是 27 兆韩元。
最后,安东尼的结语是:“出演的导演、演员、作家(韩剧编剧),能熬过三流人生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受到全世界喜爱的我们的电视剧——能赚钱!”
这样煽情的陈述配以安东尼凌厉而充满欲望的眼神、骄矜的脸部表情、霸气的肢体语言,让很多人心生反感。有网友评论,“看到1分50秒,实在看不下去。有这么吹的吗?”
一年多后,当《来自星星的你》来到中国,将很多之前不屑于韩剧的人变为韩剧的拥趸,当从民间到庙堂,从少男少女到教授作家,都在谈论都教授时,安东尼的那番说词好像不再显得那么刺耳。
而亚洲之外,在美国,每月有500万人在网络上收看韩剧。在古巴,韩剧取代垄断古巴市场30年的巴西电视剧,成为最受欢迎的外国电视剧。
韩剧是什么?它为何能大行其道?很多文章密集地进行了分析,包括韩剧的制作规律、韩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韩国影视人的专业、敬业等等。
除此之外呢?
韩国离我们如此之近,彼此之间的交往如此频繁,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个国家?它以怎样的文化而形成一个专业词汇——韩流?韩国何以成为韩国?《中国周刊》为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晓玲。
韩剧就是给大妈们看的
《中国周刊》:你看过或听过《来自星星的你》吗?对它引发的狂潮,怎么评价?
王晓玲:最初是听邻居提到这部剧,第二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在出租车的广播里听到厦门一家公司为了让员工看到这部剧的大结局,而给员工准了一天假。我心想,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就回来看了。看了之后,觉得还是韩剧呀,它不是突然改头换面了或是有什么大的突破。
《中常会看韩剧或关注韩剧吗?
王晓玲:我看韩剧并不太多,碰到热的才会去找来看,想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看,也和很多不同年龄层的人谈过韩剧。
《中国周刊》:你得出的观察和结论是什么?
王晓玲:韩剧最开始进来,中国人喜欢看,可能是我们两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财富积累的阶段不同。我们看到它现代化,但是又没有扔掉传统文化,这让我们新奇。后来像《大长今》又掀起一次高潮。《大长今》将韩剧影响人群的外延扩张开来,男性、四十多岁的人也加入进来。
这之后,中国一段时间出现了“嫌韩流”,韩流也因此受挫。
现在,韩国文化又来了一拨。鸟叔、《来自星星的你》、《继承者》,这一波韩流让我们看到了韩国人对全球流行文化掌握得那么娴熟的这一面,而且又有自己特有的美丽。想一想,韩剧这么火,它基本上还是fashion,fashion比较吸引眼球。韩剧中的服饰和化妆都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女性,可以说韩剧为韩国时尚产业乃至所有韩国产品做了广告。
《中国周刊》:韩剧的兴起引起很多评论,看韩剧还是看英剧、美剧好似成为一个划分不同的地
韩剧:疗伤的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