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创新教育新形势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创新教育新形势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向前发展。第三次全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并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中小学音乐教育如何在这一使命中发挥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应该对创新教育大形势进行深刻认识,从创新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创新教育概述。
“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为适应时代发展、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教育改革深化的大形势,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斟酌、论证提出的新词。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核心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之“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而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①。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机制,一个系统,涉及到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概括地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②。
创新教育强调的重点是:为了培养造就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适应人才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①。推进和实施创新教育须遵循层次性、基础性、师范性、开放性、民主性、启发性等实践原则②。
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突出问题。
1. 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
素质教育的实施正不断向深层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但是人的观念的更新决不是朝夕之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参加几次业务学习,听几个讲座,能说出几句新理论,就表示观念更新了。教育思想观念上更新不到位,往往都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比如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套上了认知、能力和情意领域的新要求,但在实施中却得不到落实;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仍是传统守旧,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不敢放手,而只在方法、手段上作一些革新式的小打小敲;公开课前学生一律整齐划一地趴在桌上休息等待上课,与课堂上的活跃表现不相协调;教学中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只有象征性的很短时间,讨论流于形式;一些教师自恃自己的专业特长,看学生的角度不是平视而是俯视,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应师生平等,教学中还常常无意地对学生说“你们给我
······”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音乐教师,更须自觉深入地加强学习,克服自身理论素质欠扎实的不足,真正实现由农业文明时代的“承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升学谋职”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实现“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实现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实现封闭办教育到开放办教育的转变,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观念①。
2. 应试教育的影响痕迹颇深。
音乐虽不是升学科

试论创新教育新形势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492242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