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混泥土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道桥系
二○○七年五月
檬病拌淬漠沧去锯辈难钧消酪艰捍拦怨瞳科墟扳溶涸性绰司泥岩瑟任铝两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第二节混泥土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一、提问引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内容是什么?
二、本节内容
1、路基
2、垫层
3、基层
4、面层
5、路肩
6、路面排水
挽柿挤卉鹃棉桨笋惕肾末投链陆侠秽嚎油犹贵播甄繁肺犁吾艘限菜垣牺绚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路基
1、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2、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床填料或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的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数大于 16 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上路床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3、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未能达到潮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还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多雨潮湿地区,对于高液限士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轻型压实标准确定的压实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佳含水量时压实。
5、岩石或填石路床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床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 一般为100 ~150mm
妙竣旱锥砰淹叠惫饼鹰瀑租欧郎片处个好习赋我而司魔儡酬措敏艳陇性饲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垫层
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基层下设置垫层:
1、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
2、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3、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4、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 150mm。
5、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可采用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赎悍歪民厢护隶捕屠傍本杖聊默吮康宴乎惫戒兜吧氖陵欠惶蔫韭佯辛堵顿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基层
1、控制唧泥
2、控制冰冻作用
一、基层的作用 3、改善排水
4、控制收缩和膨胀
5、便于施工
二、基层在设计时的相关要求
沪丰席吠谆晤佳札真潘峪拴况泊痢齐逼凳圭兹差碌仔笨疹廊雁吐精俭待炳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基层
1、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刚度。2、基层类型宜依照交通等级按表1选用。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基层。3、湿润和多雨地区, 路基为低透水性细粒土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者承受特重或重交通的二级公路, 宜采用排水基层。排水基层可选用多孔隙的开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或碎石, 其孔隙率约为 20% 。
忘霄就筒通捆峦答益慧钱至孰钞莲涧衔谩苇炙车绥歼贼八懊饲控笆怪抠蛙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基层
4、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 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 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口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宜与路基同宽。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也宜与路基同宽。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见表2 。
5、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横向缩缝; ,应设置纵向缩缝。
6、基层下未设垫层,上路床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时),或者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 应在基层下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厚度一般为200mm。
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者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 厚度一般为 2 00mm 。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屠狐砖冲项拍麓薄映叠滁灸臭捉优参氓包盔遇净球英奠蓝顺骆砰拄营撮雅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交通等级
基层类型
特重交通
贫砼、碾压砼或沥青砼基层
重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中等或轻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表1
违忧抚塞级身啃莽伪赃蓑辨姆靶彪腺鲁达村壤慑臃翠刻款进寻琐隘狱勃匝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
基层类型
厚度适宜的范围*(mm)
贫砼、碾压砼基层
120~200
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
150~250
沥青混凝土基层
40~6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80~100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
路面结构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