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资源建设的措施及工作策略*[作者简介]黄金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博士,Email:******@.;张建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黄永文,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博士;陈雪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王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员。黄金霞张建勇黄永文陈雪飞王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摘要]开放获取资源的快速增长,需要图书馆具备新的资源建设服务能力。基于开放资源环境的虚拟馆藏建设策略,重新设计开放资源建设框架和工作流程,提出当前需要重点建设三个方面工作:开放资源利用评价标准设计,遴选出高质量的开放资源;开放资源的合作和“获取”策略设计,保障开放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开放集成服务内容设计,提供开放服务。介绍国家科学图书馆开放资源建设实践。[关键词]开放资源建设服务工作流程评价标准获取模式[分类号]G255开放资源发展迅猛,有数据表明,光是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已超过2万种,openDOAR中登记的机构知识库数量超过2000个[1],arXiv、PMC、DOAJ、BMC、PLoS系列期刊等知名开放资源也得到科研人员更多的认可和使用。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开放资源的建设,包括科研机构和组织、图书馆、传统数据库商等。不同开放资源系统在资源类型、质量控制、开放政策、开放接口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造成图书馆建设开放资源的困难性。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简称“国科图”)张晓林等提出了开放资源环境建设的对应策略,包括开放出版、虚拟馆藏建设、开放复用、合作保存等关键内容[2]。本文将基于张晓林提出的虚拟馆藏建设策略,分析和梳理图书馆开放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提出关键内容的工作措施和策略,并介绍国科图的一些开放资源建设项目。1开放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开放资源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开放资源,从释放方式可以分为goldOA(通过期刊形式)资源和greenOA(通过仓储形式)资源[3],例如BMC期刊、PLoS期刊、CASIR[4-5],协议[6]。广义的开放资源,从访问方式可以分为gratisOA(去掉费用障碍,支持免费阅读)资源和libreOA(支持免费阅读并去掉一些复用障碍)资源[3],ess(简称“OA”)协议的网络资源,还包括网络上可全文访问的资源如WorldBankDocuments&Reports[7]、科学信息网络如VIVO[8]等。开放资源的类型丰富,包括传统文献如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也涵盖资源集、文档、多媒体、数据、软件、博客等灰色文献或新类型信息,涉及学科广泛。2开放资源建设工作内容开放资源建设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具体工作流程,是开放资源建设工作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一些开放资源集成系统如DOAJ、DOAR、BASE的服务内容,为开放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但开放资源与生俱来的信息获取时效性、作者对版权的保护、开放共享中的技术约束等特点[9],对图书馆获取和利用开放资源造成困难,所以,除了建设开放资源内容以外,开放资源建设工作中还需要分析资源的开放许可政策、开放接口、开放存储格式和标准等瓶颈问题。同时,开放资源源自开放的数字环境而形成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影响到用户的使用积极性,笔者认为,与电子资源建设重在采购模式设计(包括费用)[10]不同,开放资源建设将重在开放资源评价
开放资源建设的措施和工作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