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糖皮质激素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观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糖皮质激素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我们研究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前膜的Medicine治疗方法。方法我们使用了局部激素类眼药水点眼,散瞳,结膜下注射激素类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结果5例药物治愈,1例手术治疗。结论只要早发现,早期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晶状体前膜糖皮质激素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已达4000万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问题,随之而来的糖尿病眼病日益成为危及患者视力,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较同年龄非糖尿病人群的发病率高,而且发病较早。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最好。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少部分病例可发生人工晶体前膜。而对术后发生人工晶体前膜的治疗鲜有文献报道。我科对我院发生的5眼人工晶体前膜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均为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全部为经内科确诊为糖尿病的病例。这些白内障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均控制在10mmol/l以下,年龄为50-76岁。,男性2眼,占40%,女性3眼,占60%,发病时间为术后3-20天。所有病例光定位、色觉及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眼部B超检查初步排除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
,5眼及同期全部白内障病例均由同一术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选用Alcon公司提供的一体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6mm。-2mm的上方巩膜反弧型切口,隧道进入角膜,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行环形撕囊和水分离后,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吸出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
;复方新霉素Q2H滴眼;+,1次/日。经济条件好者可以曲安奈德5mg结膜下注射,1次/3-5日。
2结果
6眼人工晶状体前膜患者,发病在3-7天内治疗者4人,前膜全部吸收。1例在术后12天复查时发现,经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残留较薄,给予激光治疗。1例在术后20天发现,经治疗5天无效,人工晶状体前膜较厚,术后2个月行手术切除前膜。
3讨论
人工晶状体前膜发病病例均为糖尿病患者,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发生与患者术前血糖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人工晶状体前膜发生的时间为术后3-20天,尤以术后3-10天为多发,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基础血糖有关。白内障的治疗与其它类型白内障患者一样,需手术治疗,尤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最好,因其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普遍得到临床眼科医生的认同,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因其特殊性,术后炎症反应重,尤以术后3-7
天有一个手术炎症的高峰期,前房纤维素样渗出,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形成前膜,很容易造成瞳孔后粘连,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等。
地塞米松在前房内可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地塞米松可抑制巨噬细胞分裂增殖、抑制人工晶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等,具有显

糖皮质激素治疗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