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世界里的日影写作评《日本电影纵横谈》-历史论文华语世界里的日影写作评《日本电影纵横谈》 文|小船问鱼《日本电影纵横谈》舒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本书汇集作者舒明对日本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从历史、人物和影片三方面,描绘日本电影的地图和风貌,于茫茫影海中提要勾玄,去芜存菁,力求以点带面勾勒日本电影100年自20世纪以来,借助网络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日本电影在国内的传播早已不再是一片难求,但终究还是一直拘囿在小范围的影迷当中。观众很难通过大银幕欣赏到日本电影,而关于日本电影类图书的译作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增多,以及日本动漫、综艺、电视剧在网络风生水起的传播,使得日系影视节目的关注者也变得越来越多,虽不如韩流浩荡,但也算形成了一定气候。借此东风,日本电影类图书也开始被出版机构关注。不过,同欧美系的电影书相比,此类图书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题材狭窄,焦点多聚集在小津安二郎、黑泽明等少数几位大导演身上,即便从导演范畴看也极有限,更遑论历史与理论这些更深入的层面;二是翻译水准大都令人不敢恭维,经常出现懂电影的不懂日语,懂日语的不懂电影的尴尬局面,最终的译稿只能是两相凑合。对日影迷而言,往往只能就电影聊电影,或是从空泛的日本文化论层面去理解日本电影,而对日影历史与文化等深层内涵只能望洋兴叹。不过,《日本电影纵横谈》一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种尴尬。关于这一点,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作者舒明。根据本书前言中舒明的自述,书中最早的文章写于1965年,最晚一篇则写于2015年。时间跨度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作者在日影研究方面,可谓苦心经营、从未敢怠惰。另一方面,舒明特殊的身份和视角,更让他这本《纵横谈》有别于其他同类书籍。作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东亚分部的主管,舒明不仅是一位影迷,也是一名研究者。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的他,从事工作之余进行日本电影研究,在文献获得、资料翻译上具有旁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才使得这本《纵横谈》中既具备影迷的热情,又不乏学者专业的深入,尤其在研究视野的广度上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当下少有人能出其右。回到本书的内容本身。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书,尤其在涉及不同母语间电影研究的写作上,母语与非母语研究作者之间各有优劣,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视角的感悟与思考,往往别具价值。以日本电影研究相关书籍为例,无论是唐纳德·里奇之于小津;还是凯瑟琳·罗素之于成濑;又或是约瑟夫·安德森之于整个日本电影工业;以及大卫·德泽之于日本电影思潮,都是一种西方电影研究语境下对东方审美的崭新认知,虽然在认识上或有偏差,却往往能另辟蹊径。但和这些西方语境下电影研究相比,华人的研究著作又更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中日之间的
华语世界里的日影写作评《日本电影纵横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