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也给极少部分村级组织人员提供了寻租机会,2009年以来,密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90件,其中涉及村干部39人,%,密云县检察院反贪部门2009年以来三年中立案的25件25人职务犯罪案件主体中,有农村村级组织人员13人,且全部是窝案。对其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素质问题,教育管理不到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廉政风险反贪工作
一、农村干部的主要廉政风险点
(一)涉农资金多头管理,廉政风险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涉农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多、投资分散,难以形成监管合力。涉农专项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级管理、分配涉农专项资金的部门还涉及发改、扶贫、农业、水利、国土等主管部门也层层对口下拨资金,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多头管理,且大多以“条条”管理为主,项目交叉重复投资现象严重。时常出现同一项目多个部门管理,不仅投入重复,使用分散,而且造成管理成本增高,多个部门都管又没有一个部门真管,造成了监管真空,给职务犯罪埋下了隐患。如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某,在担任本县某村书记和村主任期间,于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利用北京市政府对山区生态林管护进行补偿之机,伙同该村现金会计师某某,克扣生态林管护补偿资金75100元予以私分。从办案中分析,三人的作案手段特别简单,就是采取虚报管护员人数,将其亲属报为管护员,从中贪污管护林款,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此款项是属于林业部门下拨,由镇有关部门发放和监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管护款的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回访,只是报多少认可多少。
(二)群众知情权没能充分保障,在成为职务犯罪隐患的同时也极易引发村民上访
村务公开工作市县都有相应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各种费用的收支及村民普遍关心并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应当逐项逐笔公布。同时也规定了要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应当说从制度上来说比较完备,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几个突出的问题,也是制度设计中的缺陷:(1)公开的主体是村委会,自己公开自己的帐目,难免出现选择性公开,虽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但监督的程序不具体;(2)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刚性的规定;(3)在实际执行中各村大不相同,一般是上墙公布,还有诸如本县某村的定期“晒帐本”接受群众质询等方式,公开的内容不少,但不能反映收支全貌,因此使公开的效力大打折扣,,使部分村两委人员利用这一漏洞贪污,如我院办理几起起贪污护林款案中,按规定护林款发放情况是要公开的,但有关人员虚报护林员人数,并没有将其虚报的部分公开,在这种情况下,公开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另外,村务不公开还或公开不够,还会引起群众误解,造成上访甚至专群体访,如我院近年来办理的群众信访举报案件中,有很多经查并不属实,但是由于村务不公开,引起村民误解进而引发上访。
(三)农村基层组织内部监督制度不落实,造成窝案突出
有些职能虽然制定了许多关于资金使用与监管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在

浅析村级组织人员廉政风险点调查及防控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