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写作:让读与写在课堂共舞指向写作:让读与写在课堂共舞 江苏宝应县曹甸镇中心小学(225800) 潘国美叶圣陶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翻开我们的课本,其整体是一个系统编排序列,每组课文又是一个主题明确的组合,每篇课文更是特点鲜明,其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各有千秋,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依托教材,以读促写,写中再悟,读写共舞,这样一定可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共舞之一:遣新词,练写句每学习一篇新课文,我们都要带领学生弄清生字新词的音、形、义,为进一步深入阅读品悟做准备。其实,这些生字新词的学习,还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巩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不光是针对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还可以在阅读中学习说话,完成写作中最基本的元素——词语、句子的练写实践。。即按照一定的类别分组列出课文的生词,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组,对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复述。如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教师可将课文生字新词分为“描写月光”和“形容乐声”两类,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组说说课文内容。这既检查巩固了预习,熟悉了课文,又潜移默化地学习了句法。。即将生字进行扩词,由识一字到识一类词,并在具体语境中选择运用,多快好省地学习。比如《嫦娥奔月》一课的“贪”,我先让学生扩词,如“贪婪、贪心、贪吃、贪得无厌、贪图享受、贪图安逸、起早贪黑、贪生怕死、贪赃枉法、贪小失大”等,然后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选择填写。学生从具体的句子里,很快就知道每个词语的意思,并学到遣词造句的方法,一举多得。。课文里有些词语很值得玩味,带着学生试着用,往往别有一番情趣。如《天游峰的扫路人》里“好不得意”就是“好得意”。类似的还有“好不开心、好不容易、好不难过”等,让学生仿着说一说、写一写,学生一定能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共舞之二:习课文,学写法于永正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着独到的、值得学习的语文味,是学生习作值得依赖的典范。将课文的学习和习作的指导无痕融合,将会互补互生,得“意”、习“言”。我这样尝试:初读前,让学生读题思考“如果是我写,我将写些什么,怎样写”;通读后,再思考“作者哪些和我想的一样,哪些比我高明”;熟读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仿写或创作,与作者一比高下。经常进行这样的选材、构思、仿写练习,对学生的写作大有裨益。如教学《广玉兰》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依生长顺序状写植物的写法,迁移读与写;教学《夹竹桃》时,则让他们发现对比、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有选择地仿写练笔,学生将能积累到一系列写作方法,为今后融汇多种手法写植物奠定基础。共舞之三:品美句,悟细节“语文课本蕴藏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积累材料的宝库,是传授章法的例子。”细节,便是宝贵的写作指导资源之一。珍视这些资源,在美读美写中,学生会被自己的才智折服。这正如赞科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如教学《广玉
指向写作:让读与写在课堂共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