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1 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
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
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真空________传声。
小
介质
不能
·新课标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得最慢。
振动
振动
固体
液体
气体
不同
固体
气体
·新课标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
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
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
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________越高,音调________。
快
高
频率
频率
越高
·新课标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频率
赫兹
20 Hz~20000 Hz
20 Hz
20000 Hz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
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
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__。
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
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
(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另外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新课标
大
幅度
振幅
大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转换法
距发声体的距离
针对训练
·新课标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新课标
-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乒乓球被弹开
,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C
考点梳理
·新课标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特征
含义
决定因素
波形情况
音调
声音的____,俗称声音的
“粗”“细”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音调高
响度
声音的________,俗称音量的“大”“小”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波形陡而高,振幅大,响度大
音色
声音的________,用于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与材料、
结构、振动
方式有关
波形中夹杂的其他频率的成分不同
高低
强弱
品质
针对训练
·新课标
,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
D
,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_______,也能辨别出演唱的歌手。
响度
音色
前四章综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