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对徐总增城有机基地建设的十点建议
本人进驻贵基地以来,通过客观认真的调研考察,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提高基地建设的建议,望徐总指正与批评。
棚内耙地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耙地时只耙垄面,没有耙工作沟。此耙地方式的弊端:不利于土地的改良,经多次种植的田地仍有不少板结的泥快,这样就不利于以后的播种与种植。造成播种时种子易碰中泥块弹射到沟里或别的地方而造成出苗不齐或过密。
本人建议方式:耙地时垄面、工作沟一起耙。先耙工作沟,再耙垄面,后整棚地一起耙。此耙地方式的好处: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土地越种越疏松,泥肉越种越深。对以后的播种与种植创下良好的土地环境。
施基肥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耙好地,整好田,垄面撒基肥。此施基肥方式弊端:肥力不均;滋生虫蚊;肥力减退;易烧死部分种子、幼苗。
本人建议方式:第一次耙田前轻撒石灰,耙后晒地几天;第二次耙田时将所有基肥全田撒下后再耙地,直至耙好为止,再按需整垄。此施基肥方式好处:杀菌;肥力均匀,宜吸收,提高种子出苗率及产品商品率;肥力持久;改良土壤。
棚内起种植垄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没有规划,随意起垄。此起垄方式弊端:浪费土地;影响产量及产品商品率;影响播种。
本人建议方式:规定工作沟宽度,大棚周边不作种植垄,棚中工作沟可通过种植垄宽度稍变而达到轮作。此起垄方式好处: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产量;种植垄作物受水、水肥更均匀,从而提高产品商品率。
瓜、豆、茄类灌水、追肥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离地空中喷水、喷水肥方式。此灌水、追肥方式弊端:瓜、豆、茄类中后期枝叶茂密,大棚内空气流通不理想、高温、高湿,如空中全棚喷水、喷水肥,则加重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加重菌类、病、虫害的生长及传染。从而直接影响产量及产品商品率。
本人建议方式:灌水采用引水到田跑马式灌水;追肥采用施肥培土式追肥。此灌水、追肥方式好处:瓜、豆、茄类对水比较敏感,用跑马水易控制水量,水在沟中过而不是全棚空中散,可直接达到降温、保温之效,减少菌类、病、虫害的生长及传染;施肥培土式追肥适于瓜豆茄类,特别在采收期可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
撒种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随意撒种式。此撒种方式弊端:种子分布不均匀,出苗不齐或过密;种子不集中,工作沟全是种子,浪费种子。
本人建议方式:个别种子拌幼沙撒种式。此撒种方式好处:种子分布均匀,出苗齐;不浪费种子。
追肥方式。
基地现时方式:喷水肥追加方式。此追肥方式的利与弊:好处在于吸收快、见效快。弊处在于要求操作人员对肥水浓度准确一定要把握好,及每次喷完肥都要再稍喷适量水冲洗叶面的水肥,其一操作掌握有失就会造成烧苗烧叶。
本人建议方式:花生麸粉二次追肥式。即下足底肥,追肥用花生麸粉分两次追下,第一次,苗高达3—5公分时均匀撒下,后喷水,喷水到麸粉刚溶为好,千万水不可过多流下沟中而带走麸粉;第二次,苗生长到15---18天再追施一次。此追肥方式好处:一样吸收快、见效快;省人工;减少烧苗烧叶风险。
育苗、疏苗。(此措施徐总已实行,本人正大力配合中!)
管理人员之间配合问题。
众管理人员之间工作配合不够,意见不一时难于达成一致,未能做到同筹共谋。
改善基地周边环境,提高基地面貌与档次。
现时基地内及周边环境还存在以下问题,表现以下:。该现象弊端:
基地建设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