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设计依据】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还能对历史现象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而活动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把评价历史人物与活动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今后学习历史有重要影响。【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巩固和拓展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知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材料说明观点、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材料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辩论,培养学生勇于探讨争论的个性,以及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通过了解专家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取长补短的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树立初步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把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初步的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活动方法】分组探究法、分组辩论法【活动组织过程】课前准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全班分为13个小组,分组准备材料:1、根据个人喜好,选出8个小组,以“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辩题,分为两个辩论队,并为各队所持的观点准备材料,然后汇总筛选。正方辩题:“秦始皇功大于过”,反方辩题:“秦始皇过大于功”。正反两方各4个小组,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能言善辩的代表组成辩论队员。2、其余5个小组对汉武帝进行评价,把他的事迹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然后汇总筛选。课堂活动:1、导入主题:教师以简短语言导入: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并不否定领袖、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往往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们才会留名青史。如果排除他们,无视他们所起的历史作用,那么历史也就不成其为历史。那么,我们在学习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时,应该把握怎样的标准,才能对他们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颇有争议的古代帝王,来了解评价历史人物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分钟)(预期效果:让学生知道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2、学生对“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进行辩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12分钟)(预期效果:培养学生勇于探讨争论的个性,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辩解的能力。)3、教师对辩论赛小结:(约5分钟)(1)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知识是否准确、论据是否有说服力、语言表达是否符合逻辑等方面进行点评;(2)对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予以肯定,结合学生的辩论内容对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引导。(预期效果:让学生从多方面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4、教师向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简要介绍专家观点:郭沫若评价秦始皇。(约5分钟)(预期效果:学生通过了解教师的观点及专家的观点,进一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5、学生对汉武帝的功过进行评价,教师适当引导。(约10分钟)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