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生物治疗乱象民间力量正在运筹
2014年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里程碑式的一年。
根据世界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2013年12月20日的报道,“肿瘤免疫疗法”登上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榜首”。
2014年四月的美国肿瘤研究年会和6月的临床肿瘤年会上,免疫细胞治疗的临床数据让大家对这种疗法充满信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他中教授,他利用CAR-T技术治疗复发的急性B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是90%,治疗慢性B淋巴白血病(cll)的完全缓解率是87%。2014年7月和9月,分别有BMS(施宝贵)Mernk开发的肿瘤抗体治疗的明星分子PD-1的抗体分别在日本和美国上市,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的进展给广大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我国的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我国肿瘤免疫疗法发展迅猛但规范化程度亟需提高
我国肿瘤免疫疗法,特别是临床转化应用的普及程度应该算得上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点令国外的同行者都惊叹不已。目前,国内的许多的三甲医院都是有免疫治疗中心,每个月都会治疗很多的病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相对灵活的应用方式以及一大批献身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
然而,我国该类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亟需提高。近年来许多医疗单位开展此类项目时出现重效益轻学术的趋势,甚至出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上的现象。治疗不规范、随意扩大适应症和治疗范围等情况较为普
遍,加上国家对该类治疗方法(主要指以细胞治疗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尚没有出台相应的规范、标准或指南,更助长了一些乱象的发生。
以目前应用最广的CIK和DC-CIK治疗为例,网络上各种宣传CIK效果的广告很多,动辄90%的治愈率,很多患者都不知道如何选择医院去做这种治疗,毕竟,这种疗法的花费是很大的,大家都想找一个放心的靠谱的医院去咨询和治疗。关于CIK,目前在国际上使用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国内进行的。美国在90年代末对CIK细胞治疗进行研究,他们发现CIK细胞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状况,比如降低疼痛感,增加睡眠、饮食,但是CIK细胞对肿瘤治疗没有明确疗效。国内的CIK治疗一般会配合放化疗和手术一块,只是希望能够减轻患者的副作用,并不用做治疗肿瘤的主要疗法;但是,疗效因人而异,不同医院的制备CIK细胞的质量也不尽相同,也会影响效果。作为癌症家属,最希望能找到效果好的医院和医生,尽最大可能治疗癌症减轻痛苦,但是国内的这种乱象确实也让大家不知如何选择。
在这种大环境下由来自生物治疗行业科研人员、医生及社会爱心人士组建的生物315的平台孕育而生,生物315是一个关于肿瘤生物治疗的网络社区平台,为肿瘤患者提供真实的生物治疗最新资讯、曝光行业黑幕、点评开展生物治疗的医疗机构等,致力于让肿瘤患者在求医路上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合法权益和生命。
生物315成立让患者少走弯路
记者采访到生物315的创始人孔伟,他表示,一个人患癌的本身就已经万分不幸,如果还在求医路上走弯路,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某些医疗机构为了牟取暴利,用不法手段骗取患者的信任,致使患者做出错误的选择,危害生命,这与杀人又有何区别?
孔伟说:“我
规范生物治疗乱象民间力量正在运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