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Nano-TiO2对斜生栅藻.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Nano-TiO2 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Nano-TiO2 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朱小山等,三种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nano-ZnO、 nano-Ti O2、 nano-Al 2O3 )水生态毒性
朱小山等,三种碳纳米材料(Ts、Ts和C60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何桢等,三聚氰胺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Jian-Min Ma etc, Acute toxicity and effects of 1-alkyl-3-
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 ionic liquids on green algae
试验方法: 处于对数期的预培养藻液,藻密度为2 × 104cell · ml- 1
混合培养:先在每个试验所用的三角瓶(容积为 250 ml)中
加入 30 ml上述藻试验液,然后再分别添加 30ml不同浓
度的纳米材料试验液,使混合溶液终体积为 60 ml,混合溶
液中绿藻初始浓度约为 1 ×104cell · ml- 1。混合溶液液
层较薄, 60 ml的混合溶液在 250 ml三角瓶中的液
层高度(瓶底到液面高度)仅为 1 . 2cm,进一步保证
绿藻光合作用对光照的需求,消除不同浊度的影响。
结论
nano-Ti O2最低效应浓度ECLO为5mg/l

分光光度法测斜生栅藻藻密度的最大吸收波长是680nm,且初始藻密度的DO680=
Nano-TiO2 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Nano-TiO2 在水中分散性能研究
Nano-TiO2分散的基本理论
对固体纳米颗粒的分散包括润湿、分散和分散稳定三个阶段。加入分散剂的主要目的是润湿纳米颗粒表面,降低表面能。分散剂对颗粒在悬浮介质中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有3种机理,即静电稳定机制、空问位阻稳定机制、电空间稳定机制。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机理还可以由双电层理论和表面化学特性理论加以解释。
影响Nano-TiO2分散性能的因素
1. PH值:研究表明PH=10时分散效果最佳
:存在于表面活性剂中的无机电解质往往使溶液的表面活性提高,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相同离子的无机盐时(如Na+溶液中加入NaCl),表面活性得到提高,CHC(临界胶束浓度)降低。这是因为电解质的加入使胶团的双电层压缩,减少了表面活性剂离子头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从而使胶团较易形成。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对其性质的影响较小。
-TiO2分散性能影响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长碳链,因此在分散过程中,空间位阻作用比较明显。其阴离子活性基团依靠范德华力在负电性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形成吸附,使Zeta电位增大,形成双电层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量较大,所以SDS与二氧化钛粉体颗粒表面的结合力应该比无机类分散剂要大。
4.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ano-TiO2分散性能影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 631(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不仅具有十六烷基长碳链的空间位阻作用,而且其与负电性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颗粒表面的结合力既有范德华力,也存在静电力,所以形成的双电层结构更加牢固。结合程度和分散效果要比SDS和无机类分散剂都好。

Nano-TiO2对斜生栅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