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语文学案课外名句0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分别出自《周易·乾》《周易·坤》)译: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0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译:意思是说好象面临着深渊,脚踩着薄冰的一样,形容小心谨慎。03、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0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十三章》)译: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0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译: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0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译: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0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译: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0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译: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词藻华美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0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1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1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译: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1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译: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2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译: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君子有所行动,就想到是否合乎此类典刑,小人之行,冒险以求其幸,不思虑后果,只贪图眼前的小惠。2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2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译: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有什么呢?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
课外名言警句释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