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发展规划篇一:贫困村发展规划贫困村第一书记五年发展规划****县***镇**村五年发展规划(2012年--2016年)为了深入贯彻区、市、县有关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好***镇**村未来五年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基本情况**村位于***镇政府西面,***至****县城的二级公路从村中经过。村民以壮族为主,全村有5个自然寨,分为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30户,总人口973人。除龙冲片区外,其他四个自然寨的村民基本都是水库移民。全村有一所村级小学,是一个复式教学的学校,包括学前班到小学6年级,80多名学生,连校长在内仅6名教师,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较差。**村行政区划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移民村。,,旱地145亩,,山场林地9500亩,,林木大都是生态林,周家水库的水源林,经济林所占比重很小。已实现全村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从公路通往各村寨的主路基本都用水泥硬化,2011年兴建了90平方米的卫生室,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村共有沼气池120座。经济产业结构情况:农业方面,全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种植茶叶、松树其他经济作物为辅;工业方面,只有两家引资驻村的茶叶加工小厂。2011年,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目前尚有两户(三人)还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该三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问题)。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一是采割松脂,二是劳务输出,基本上每户都有一名以上劳动力外出打工,打工人数达到300人,占全村劳动力一半以上,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村里有养殖山蛙一户,养殖竹鼠两户,养牛两户,但五户均处于试养阶段,还未能进行规模养殖。二、村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村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至****县城的二级公路从村中经过,从公路通往各村寨的主路基本都用水泥硬化,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二是**村***风景区不到三公里的路程,地理优势明显。三是村种植有50多亩的茶叶基地,而***镇内的其他村及周边村均没有茶叶种植,**村有生态旅游开展的基础。四是库区移民占全村人口的85%左右,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可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从**村实际情况来看,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较低水平,是贫困村,与***镇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相比,还比较落后。制约我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村为库区移民村,人均占有水田、旱地、山场极少。而且资源贫瘠,村委没有集体用地,没有任何经济实体。二是产业结构单一,我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没有发展,产业比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三是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住在村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四是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三、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目标,遵循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规划。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招商引资手段,以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二)奋斗目标。到2016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完成1-2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使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和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先行者。四、具体规划内容及措施(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1、村级班子建设。一是要注意同上一级部门搞好团结,村两委成员一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上级布臵下来的工作要按时、按点、按要求完成,不拖拉时间,不找客观原因,对上级需要向下级传达的通知要求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上传下达;二是要注意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两者都是村里的“顶梁柱”,日常工作要做到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情况,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两委会之间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要注意村两委会同村民、同群众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是经村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村民放心的致富带头人,是为村民服务的,在群众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首先处理群众的问题,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2、党
贫困村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