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影子银行下一步.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影子银行下一步
自2010年以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板块。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由10年前的9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50%左右,就是影子银行体系重要性上升的明证。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是市场需求的产物,自然具有其正面意义。这是市场自发突破金融抑制环境的努力,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打破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之间的藩篱。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宏观调控不确定性对微观主体的负面冲击,尽管从政府角度看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效力,但客观上平抑了宏观调控本身造成的经济波动。
然而,由于影子银行体系本身是中国商业银行规避当前监管政策、进行监管套利的产物,因此和正规银行体系相比,影子银行体系面临的监管条件较为宽松,这使得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了比正规银行体系更为突出的风险。
风险之一,是影子银行体系具有显著的期限错配,从而在流动性冲击下较为脆弱。风险之二,是影子银行产品的信用违约风险。影子银行产品承诺的收益率显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只有当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资产能够获得足够高的回报率,才能保证影子银行产品能够按期足额兑付。一旦基础资产的收益率出了问题,影子银行产品就面临着信用违约风险。风险之三,是迄今为止影子银行产品的零违约现象,造成相关产品的风险定价存在扭曲,投资者普遍低估了影子银行产品的风险。而一旦影子银行产品出现大面积违约,既可能引发投资者集体抛售或要求赎回影子银行产品的羊群效应,又可能由于投资者的不满而爆发群体性事件。
今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的“钱荒”,本质上是在外源性流动性供给下降的背景下,新一届政府试图通过“不救市”向商业银行施压,试图敦促部分过去在影子银行业务上狂飙突进、风险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过高的商业银行纠正其过度的风险追逐行为。“钱荒事件”的发生,可能标志着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遭遇了分水岭。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速度可能显著下降,潜在风险可能逐渐浮出水面,影子银行业务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当然,尽管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将会步入阵痛期,但长痛不如短痛,这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长远发展而言,并不是坏事。
正是由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产生具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蕴含了较大的风险,因此,中国政府对于影子银行体系的态度,不应该是因噎废食严厉打击,而是应该疏堵并重,将影子银行体系阳光化、将该体系的潜在风险显性化。
一是增强影子银行产品的透明度,并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事实上,强化对长期以来游离于常规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的监管,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范围内的大势所趋。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将银行的表外信贷项目显性化,以避免过度的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针对资金池理财产品,应该对其中不同风险、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进行
“分账经营、分类管理”,从而增强资金来源与投向之间的一对一匹配关系。此外,中国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要求,做到对资金投向与投资收益的定期披露,避免由于影子银行产品不透明而产生的风险隐患。
二是允许影子银行产品违约,打破“刚性兑

影子银行下一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