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治理网络谣言的国际经验.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治理网络谣言的国际经验
网络谣言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害群之马”,在网络信息全球化传播的时代,治理网络谣言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通过考察各国治理网络谣言的对策,总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通用性经验,可以作为我国治理网络谣言的参考。
各国处理网络谣言问题的举措
网络谣言对社会、公众、政府产生的危害有增无减,打击互联网上的谣言已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1 美国。美国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关注网络谣言问题,整治力度和社会影响都颇大。
美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规数量在世界上居首位,并且对网上造谣案件的关注度也较高。近年来,多头并管,在法律的执行层面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多个部门都负有监管互联网的职能,除了全国性的执法和监督机构外,各州还根据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具体特点颁布了地方法规,并建立起符合各州情况的互联网管理制度与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战略信息和行动中心公开招募软件公司开发监控软件,以获取自动扫描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和一些新闻网站上公开信息的能力,帮助警方及时得到与恐怖主义、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网络犯罪等有关的信息。同时,美国政府行业官员一直在呼吁互联网商家建立自己的自律性保护隐私政策,否则政府会对其进行立法限制。由于互联网行业自身比政府更加了解自己的业务,所以,政府一般倡导行业尽快制定出相关政策。此外,美国政府还一直倡导有关互联网行为的道德标准
——著名的“摩西十诫”(The mandments puter Ethics),就是由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关于计算机道德的十条戒律,这十条戒律通常被认为是网民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应该引以为戒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其中不能用计算机危害其他人(第一条)、不能利用计算机做伪证(第五条)都包含了防范网络谣言的意思。
2 德国。德国政府相当重视网络监管,认为政府不能放弃对互联网使用的限制。一方面国家需要保障信息的公开性,给互联网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为了保护一些更为重要的权利,可以对网上一些言论加以限制。几年前,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多媒体法》,涉及互联网的方方面面,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保护个人隐私、数字签名、网络犯罪到保护未成年人等等。根据《多媒体法》,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应该采取必受措施,限制特定出版物的传播,违反者将受到处罚。
3 英国。英国将整治谣言作为社会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在各个社区设立了公民咨询局,解答民众的疑惑。公民咨询局主要由一些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组成,是政府设立的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的机构,该机构与政府、议会等方面有密切联系,所提供信息具有一定权威性。英国的实践证明,公民咨询局在网络谣言治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倡导和推行网络行业自律是英国规范互联网信息发布的—个主要特色。英国在1996年成立了互联网监视基金会( WatchFoundation),是政府倡导下由英国的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们自发设立的一个行业自律组织,以实现互联网行业的自我管制和自我保护。这
—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一是开通网络热线,接待公众投诉;二是制定并落实《行业规则》。也就是由英国网络服务商协会所制订的“3R网络安全协议”,这是英国互联网行业间的法律;三是通过内容分类标注技术,鼓励用户自行选择需要的网络内容。四是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对互联网进行完善

治理网络谣言的国际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