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都萍乡: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编者按: “关门弟子”邹勇的举报,让“王林事件”更加热闹,也让避走香港的“气功大师”王林再度深陷舆论漩涡。邹、王两人背后,有“江南煤都”之誉的江西省萍乡市的煤炭生意潜规则也渐次浮出水面。同时,伴随政策干预、资源枯竭,那里煤老板们的好日子似乎正一去不复返。江南煤都
“王林走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了。”望着已经拆除“王府”字样的金色大门,一名当地居民平静地说道。
与外界将王林和邹勇的矛盾视为萍乡新老“首富”之争不同,在萍乡市安源区和芦溪县,几乎没有人认为此二人是当地首富。年轻的邹勇远非最有钱的煤老板,他手下最大的营生——赣西电煤项目是2008年投建的,才赚了几年钱。
王林的财富更是颇受萍乡人质疑,除了私宅和豪车外,他甚至连实业都没有。他经营宾馆等消费场所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更何况在萍乡,宾馆酒店还算不上高回报的行业。
萍乡市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江西省最重要的工业城市,该省40%的煤炭产量、30%的钢材产量均出自这里。
在萍乡,最赚钱的自然是煤炭行业了。
萍乡境内煤炭资源分布广泛,近40%的土地面积有煤炭资源的蕴藏。一直以来,萍乡都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煤炭生产基地。
得益于发达的煤炭产业,萍乡经济繁荣,居民生活水平颇高。走在街头,价值百万以上的豪车并不难见,四周更是能发现各种房地产广告。对于那些通过承包煤矿,短时间内发起来的煤老板而言,消费豪车、别墅并非难事。
一位煤老板记得,萍乡煤炭最红火的日子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国家对电力价格进行管制,煤炭行业限制给各电厂的配给,以维持高价。为了保证电煤的供应和工业的良性发展及能源安全,国家发改委紧急协调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能源和电力布局开始调整。
为了保障煤炭收购,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初,许多火电厂的业务员干脆坐镇萍乡。煤炭供应十分紧张,煤价飙升,与获取的暴利相比,挖私煤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矿区里,几台简陋的机器,临时找群农民工,就可以在山里、路边随处采煤。
据估算,彼时在萍乡市除七个市属煤矿外,所辖区县各乡镇普遍都有小煤矿,有的重点乡镇多达十几个。而非法小煤窑的数量,更是多达1000家以上。
正是在这时,煤商邹勇聚集起自己的财富来。从“混黑社会”到游走政商
邹勇的发家路颇有传奇性。
1985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邹勇初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自谋生计。年轻的他曾到建筑工地做过“小工”、当过个体货运司机。1990年,他回到家乡跑货运。由于不熟悉货运市场,业务时断时续,整整五年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下几万元的债。
1996年,邹勇试水煤炭生意。他承包了郊区煤炭采购供应站,一年盈利几十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火电厂用煤量大增,邹勇凭着以前跑货运时的口碑,签下了一个电厂10万吨的煤炭采购订单。年过三十的邹勇在历经建工、货运等行业后,最终把事业方向落在煤炭交易上。
《江西日报》曾刊文《一个农民工的创业奇迹》称,邹勇在2001年依靠手中的30万吨优质煤“打了个翻身仗”,“邹勇的企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壮大起来”。
此时的邹勇虽成功翻身,但在一掷千金的煤炭生意场上,他还只是个普通人。
2002年,邹勇结识了“气功大师”王林,后者在萍乡以放贷、与名人合影而闻名。王林的资金和政商界人脉,都
煤都萍乡: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