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列宁正确对待党不同意见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列宁正确对待党内不同意见的启示【作者】刘书林【作者简介】作者系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正文】党内的不同意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一贯正确的个人和倾向。只有不断地集中正确意见的政党,才能永葆自己的生命力。党内民主建设,关键是怎样对待党内各种不同意见的问题。怎样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通过稳定的党内民主制度保证正确的意见集中,保证各种意见正常发表的政治氛围,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一个时代性的课题。联共(布)历史上列宁在党内重大决策的争论中坚持党内民主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研究吸取。一、列宁与反对派关于布列斯特和约的争论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苏俄仍然属于协约国一方,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顺应民意,退出战争,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俄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谈判。1917年12月3日开始的谈判中,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托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权衡利弊,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国际帝国主义宣战;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但不与德国签约。当时和后来的事实证明,列宁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在1918年1月2日召开的中央和地方负责人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落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列宁的态度是,尊重大会的结果,但继续阐述自己的主张。1918年1月24日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托洛茨基的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列宁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布列斯特谈判于1月30日恢复。作为谈判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临行前与列宁约定: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就让步签约。结果德国果然向苏俄下了最后通牒,托洛茨基向列宁电报询问对策,列宁立即复电坚持:接受德国条件,立即签约。但是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反而发表了拒绝签约的声明,率团离开布列斯特。结果,德国开始对苏俄大举进攻。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中央委员会举行了2月18日的紧急会议。会上,列宁的主张又被以6∶7的票数否决。随后,中央又连夜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转而支持列宁,会议结果以7票赞成、5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列宁的提案。苏俄连夜通知德国方面,同意签约。德国得到通知后继续进攻,并于2月23日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并要求苏俄在24小时内答复。党中央又召开有15名委员参加的紧急会议。会议气氛紧张,争论十分激烈。发言中,大多数委员表示不赞成列宁的主张。列宁焦急而愤怒,但仍然严格遵守民主制的原则,他只得提出,如果这种空谈的政策继续下去,他就要辞职,退出政府和中央委员会。布哈林对此毫不在乎,斯大林也发生动摇。列宁指出:“如果你们不签字接受这些条件,那么三个星期之后你们就得在苏维埃政权的死刑判决书上签字。”(《列宁全集》第33卷,第380页)托洛茨基不同意列宁的意见,但为了防止列宁辞职和党的分裂,他的态度发生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4票弃权。结果列宁的主张以7票赞成、4票反对获得通过。结果,2月24日苏俄重新派出了谈判代表团与德国进行谈判。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德国

列宁正确对待党不同意见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