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茗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茗友
湘潭城西有一条曲而长的小巷,名叫盘龙巷,巷尾居然立着一家泰源当铺。当铺不开在繁华闹市,是这个行业的惯例,因前来典当者,或家道困窘,或遇急事手头缺钱,要是被熟人碰到,那脸就丢大了。
衣衫破旧、面色青黄的幸叔儒,从这家当铺走出来的时候,正是仲春的一个午后。他怀里揣着的东西没有当掉,因为掌柜出价太低。他觉得胸口发闷、喉头苦涩,又气恼又忧烦。
幸叔儒今年五十有五,祖上做过官、经过商,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已经门庭衰败。他自小读的是旧学,古文根底扎实。勉强成了个家,却不能立业,只能在乡下教私塾养家糊口。眼下老妻重病在床,儿子年过三十等着钱娶亲,他只能把唯一值钱且是他的心爱之物拿来典当,可笑可恨竟无人能识,出价只是两块光洋!他步下当铺的台阶,朝巷口走去。家里等着钱用,必须再去寻访一家当铺。
他的鼻翼敏感地动了动,然后狠狠地吸了一口气,是茶香,而且是今年新上市的武夷岩茶。岩茶属青茶类,香气醇厚,味道极好,爽心润肺。此生他最好的无非两件事:读书、饮茶。而这一刻,他特别想饮茶,唇焦舌燥,心火太旺,渴待以茶浇润。他的鼻子仿佛被茶香牵着,来到一户人家的黑漆铜环大门前,迟疑了一下,谨慎地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大门打开,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胖胖的,满脸带笑。
幸叔儒拱拱手,说:“冒昧打扰,海涵。”
“您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只是闻到茶香,断定是武夷岩茶的‘明前茶’,故敲门乞茶,请慷慨一赐。”
“嗬,闻香便知是什么茶,又知是什么时候采的茶,可视为同道,请!”
穿过花木繁茂的庭院,走进一间洁静的书房。正面挨墙是一排书柜,两侧的墙上挂着字画。他们在正中的几案边坐下来。地上立着红泥小火炉,火苗子舔着烧水的大瓦壶;几案上摆着一罐茶叶、一把紫砂壶和几个紫砂小杯。主人谦和地说:“我叫叶春山,自号茶痴。在湘潭开着几家卖茶叶的店。”
“我叫幸叔儒,在乡下教私塾。您经营茶叶,又如此爱茶,是古人所称的‘茶人’啊。”
“您这般爱茶、惜茶,又何尝不是?”
两人哈哈大笑。
叶春山端起几案上的紫砂壶,缓缓倒入两个小杯中。
“茶是刚冲泡的,幸先生请品评。”
幸叔儒说:“谢谢。”便端起一杯啜了一小口,停了一阵再啜一小口,然后说,“真是好茶,好茶!”
叶春山问:“难道就十全十美了?”
“不,可惜叶先生这把紫砂壶年岁不长,故冲泡的茶叶还有……几丝涩感。”
“这才是方家之语。”
“我随身带着一壶,算是个家传之物,且用它试试如何?”
“好。请先让我拙眼一观。”
幸叔儒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紫砂壶,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叶春山接过来,左看右看,特别是壶的内壁,茶垢厚积。便说:“好壶,这是‘孟臣壶’,出自明末清初宜兴紫砂壶名匠惠孟臣之手。我在本地一家大宅院见过,可惜主人坚不出让。”
“不到万不得已,谁肯易主呢?《茗谈》说:‘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真是至理名言。”
叶春山迫不及待地把岩茶放入壶内,急忙冲入沸水,盖上壶盖,过了一阵再把茶水斟入小杯中。然后,两人端杯饮啜。
“叶先生,味道如何?”
“此壶果然远胜我的壶,让我羡慕死了。”
他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有如老友重逢,幸叔儒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他忽然看见对面墙上挂的一个条幅,写的是一首七律,内容是夏夜日本飞机来袭,全城灯火管制,中有两句可堪

茗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