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袁世凯墓地探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袁世凯墓地探访
河南安阳袁林是民国风云人物袁世凯的墓地,今年5月初,袁林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袁林得以走进公众的视野。袁林不但沿袭了明清皇陵建筑风格,也采用了欧美的构筑手法,为我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袁林在竭力彰显皇家气派的同时,又区别于帝王陵寝。如此种种,揭示了袁世凯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上的多变身份,其身后也留下了一些历史迷雾。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他为什么葬在了几百里之外的安阳?袁世凯墓地为什么称“林”而不称“陵”? 身背“窃国大盗”骂名的袁世凯,无疑是个反面人物,为什么袁林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1916年魂断帝王梦
1908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一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紧接着,摄政的醇亲王载沣,又解除了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一切职务,令其“回籍养疴”。当时,袁世凯选择了河南彰德(今安阳)的洹上村作为归隐地。幽居三年之后,袁世凯重新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13年10月,经南北议和,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6年初,袁世凯恢复帝制。在各地的反对声中,他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病死中南海,时年57岁。
作为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袁世凯身后极尽哀荣。袁世凯死后的6月17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发布命令:“民国肇建,由于辛亥之役,前大总统赞成共和,奠定大局
……所有丧葬典礼,应由国务院转饬办理人员,参酌中外典章,详加拟议,务极优隆,用符国家崇德报功之至意。此令!”在当时的民国,没有国葬的规格和定制,于是就办了一场“集古今中外皇庶官民新旧典章于一举”的盛大葬礼。
经过21天的停灵后,80人的皇杠抬着袁世凯的灵柩,从中南海新华门缓缓出发。除了皇杠,还有黄绳、黄垫,灵柩上扣大黄云缎的官罩一卷,罩片上绣有彩色云水龙纹图案。演奏丧乐的不仅有中式乐队,也有西式乐队;有传统仪式,也有新军仪式;有挽联,也有花圈等。袁世凯的灵柩到达北京前门西火车站后,从这里装上火车运抵安阳。此时,袁世凯生前钓鱼的洹上村,正在大兴土木。中西合璧式建筑
袁世凯病逝后,北洋政府根据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赶赴安阳负责督建。袁的灵柩被安葬后,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河南方面终于建成了这座南北长1200多米,占地约140亩的袁林。共耗资75万元银元,其中政府拨50万元,剩下的是袁的旧属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的捐款。
袁林内的碑亭、三进门、堂院、主殿景仁堂以及配殿等建筑,均仿清代宫殿建筑风格,红墙绿瓦,彩绘房梁,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象。不过,袁林的建筑是既彰显“皇帝”气派,又区别于帝王陵寝。袁林建筑呈中轴对称
矗立在最南端的照壁,是进入墓区的标志。照壁呈八字形,大屋脊,青砖硬山,绿琉璃瓦顶,正面墙上刻有图案。,,这是全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纹饰最为精美的一座照壁。沿照壁北行,穿过一孔石桥,便是一座华美别致的牌楼,这是袁林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之一。牌楼檩椽等为中国传统的木构,绿琉璃瓦覆顶,额枋上雕刻有龙、雉鸡、牡丹等精美图案,各柱及额枋等却采用了钢筋和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牌楼往北是一条神道,东西两侧排列着6组由望柱、石马、石虎、石狮和武将、文官组成的仪仗。仪仗神态丰满,线条明快,雕工精湛

袁世凯墓地探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