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科学报国梦
2013年5月24日,钱学森同志秘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涂元季在中国科协举办的“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2013年巡回报告首场报告会上,作了题为《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的报告,向与会者重现了钱学森志存高远、奋发学习,矢志科学、心怀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只作奉献、不求回报的科学报国梦。
涂元季介绍说,钱学森当年就是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然后回到祖国,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他的祖国繁荣昌盛,再也不受世界列强的欺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
志存高远、奋发学习
作为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的勤奋人尽皆知。在涂元季眼中,钱学森勤奋学习的动力源自于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知道自己的祖国贫弱,处处受人欺凌,他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艰辛的劳动,为中国人争气。
钱学森是1935年赴美留学的。初到美国的他感到处处受人歧视,这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涂元季讲了钱学森初到美国的一个故事
——
一天的课余时间,几个美国同学在一块儿聊天,他们说中国十分落后,中国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男人抽鸦片,妇女裹脚等等,蔑视之意溢于言表。钱学森在一旁听得忍无可忍,便走过去对他们说,我们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我钱学森个人你们谁敢比?到期末看谁的成绩好?几个美国人谁也不敢应战,因为他们知道,钱学森的成绩比他们好得多。从此以后,那些美国人再也不敢当着钱学森的面说中国人的坏话了。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时,一个同学讲过一个故事:一次考试,老师出的题全是偏题、怪题,全班人几乎都不及格。于是,学生们对这样的考试很有意见,认为那位教授是故意使他们难堪。大家找这位教授评理,当他们来到教授办公室门口时,却发现教授把钱学森的试卷贴在门上,所有的题目都答对了,而且卷面干净整洁,书写公正,老师给打了一个“A”,上面还写了三个“+”。看到钱学森的试卷,愤愤不平的同学们立即泄了气,再也不敢找教授评理了。
“钱学森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成绩呢?主要是他的勤奋。在美国学习工作整整20年,钱学森从未休息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涂元季说,这一说法在一位同学的回忆中得到了验证:有一年过圣诞节,一位犹太学生去教室复习功课,他以为今天教室里肯定没有别人,所以把收音机打开,一边看书一边听广播。由于音量过大,他听见隔壁教室里传来很重的敲墙声。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中国人钱学森,这使他非常惊讶,因为他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勤奋的是犹太人,没想到这个中国人居然比他来得更早、更勤奋。钱学森的这种品格,甚至让有的教授怀疑他是不是有犹太血统。
矢志科学、心怀祖国
“研究生毕业后,钱学森留在美国从事力学研究,他在工作中同样刻苦勤奋,甚至都不顾及新婚妻子的感受。”涂元季说,1947年钱学森回国与他的夫人蒋英结婚,婚后不久,钱学森立即返回美国,蒋英随后赶到美国和他团聚,可是钱学森却没有时间陪伴新娘度蜜月。
据蒋英回忆,她到美国第一天,钱学森照常上班,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傍晚下班回到家,钱学森问有什么吃的吗?蒋英说没有,于是两个人只好出去吃晚餐。晚餐后回到家,钱学森沏一杯浓茶就对蒋英
钱学森的科学报国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