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研究摘要:通过体外抑菌测定和盆栽生物测定研究了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效果。体外抑菌测定结果表明:甲壳胺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50mg/L浓度下,甲壳胺对菌丝生长先表现出促进作用但最终表现出抑制作用;浓度达到400mg/L和800mg/L时,%%。盆栽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甲壳胺诱导辣椒抗疫病的最佳施药浓度为12000×叶/20000×根。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甲壳胺;诱导抗性;辣椒疫病中图分类号:+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9―0070―03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对辣椒生产影响极大,该病于1918年首次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发现,现已成为世界性重要病害。辣椒疫霉菌寄主广泛,能够侵染茄科、葫芦科等大多数作物并造成重大损失。目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用为主。甲霜灵等单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刺激辣椒疫霉菌产生变异,引起病原抗病性的不断增强,使得辣椒疫病的防治工作成效越来越低。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抗病品种的选育由于与其它农艺性状难以有机结合,选育既抗病又高产、优质的品种难度越来越大,依靠抗病品种的选育防治效果也十分有限。近年来,一些具有诱导抗病性的生物类制剂为辣椒疫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水溶性甲壳胺是生物制剂,来源于海洋生物外壳,安全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友好,并且除具有防病作用外,还具有促进作物幼苗生长,培育壮苗,提高作物抗逆性、防御酶活性及抗病相关物质含量的作用。本试验试图通过对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初步研究为甲壳胺制剂在辣椒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 80%水溶性甲壳胺制剂(智能963):济南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抗茬宁(泰宝):山东汇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菌株辣椒疫霉菌株HM09采自山东惠民,在PB-MA培养基平板上扩繁6天后备用。 体外抑菌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将80%水溶性甲壳胺制剂先用蒸馏水配成10g/L溶液,再用蒸馏水稀释成5个浓度800、400、200、100、50mg/L,制成含药CA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平板(d=88mm/n,除皿壁厚度),用直径5mm打孔器沿已培养好的菌落边缘打下菌块,取菌龄一致的菌丝块移于各皿中央,菌丝面朝下。每处理重复3次,以不含药平板为对照,置于28℃恒温培养。分别于3天和6天后测量菌落直径,求药剂抑菌率。 盆栽生物测定育苗土(土:营养基质=3:1)经40%甲醛消毒晾透后,装入塑料盆(d=15cm)内,将2叶1心期辣椒幼苗移植盆中,每盆3株。将甲壳胺分别配制系列浓度溶液:①6000倍();②10000倍(100mg/L);③12000倍();④20000倍(80mg/L):⑤18000倍();⑥30000
甲壳胺诱导辣椒抗辣椒疫病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