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膄   最近在整理上一个工程时,突然有心想对PKPM里的涉及到的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一个梳理,因为之前这种细枝末节我是不注意的,,,于是我翻说明书、问论坛上加的不同地区的好友、问同事大姐、问总工……结果就是下面的表:表1  ~,,——、、——(角柱除外)箍筋放大系数1(角柱除外)梁——下筋放大系数1上筋放大系数1板——、  .0/.05/.05/.05/——.05/——    我想说的不是这4个表里的数据咋来的,我在论坛上搜索一些帖子时,发现也有一些新手在咨询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呢,和上面4个表给人的感觉一样——?当然首要的还是遵循本院工法.  我的认识:归并系数大家都知道PKPM是怎么使用的,其实不管你院的归并系数是一个区间还是一个数,你都要知道,归并系数的取值对设计的影响——取小,分类多,施工不便,图面纷乱,但经济;取大了,分类少,施工简便,图面好看,,,哲学告诉我们,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数,不要所有工程都按一个数去操作,,我也试了试,~~,基础、梁的种类变化不大,,我觉得,我们新人对待归并系数,不要死板地要一个数,,,实际作图时,,,我就是想说明一点:归并系数是活的,不是死的.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PKPM配筋放大系数,很多人说,只要荷载计算没问题,,比如学校

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