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主题:山东人的西政情结采访人物:赵万一采访思路:如何来到西政——对西政的印象——西政低谷时期的发展——研究生时期的师生、同学关系——毕业留校的原因——工作方面——谈重庆、西政的变化——对家乡的感情采访问题:在您的很多文章都提到说,“一场偶然的学术讲座彻底改变了我的后半生”,能先为我们讲讲是怎样的一场讲座吗?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是偶然?又为什么彻底改变了后半生?您当时选择西政一个是因为能结合您的经济学背景,一个是因为看惯了平原对南方的山水无比憧憬,而且您直到复试时对重庆都没有概念。能跟我们讲讲,与您生活了20年的家乡相比,重庆给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有什么特殊的印象?我们知道西政在文革期间曾一度被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而您进校是在1983年,正是西政从低谷逐渐走向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西政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与我们分享的吗?我们知道您当时是师从金平教授,金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西南民法学派的奠基人。能谈谈金平教授对您的影响吗?在您的文章中,你还特别提到了杨怀英教授,她随不是您的直接导师,但却给过您很多关怀,使您受益颇深。有什么具体的事件和我们分享吗?您曾经提到当时因为学生少,所以都是各个专业混住的,这种不同学科间的对你们当时开拓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都大有裨益。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说明这一点吗?您现在也从事学院管理工作,在您看来,如果我们现在也实行这种混住的模式,还适不适合呢?在当代学生不断增多,学院的界限变得明显的情况下,该如何实现不同学科间思想的碰撞呢?在您看来现在的西政和您研究生时期,在人才培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您的研究生生涯中,您做过的最让自己骄傲的事情是什么?毕业后你选择留校任教,是基于什么样的感情?做老师之后看西政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了吗?您当时报考山大的时候是报的历史学,而且您从小有想做作家的梦想,您之后有自学过历史学吗?文笔好的特长对您之后写书做专著有什么特殊的帮助吗?我们知道您研究证券法、房地产法等,都是基于您本科四年的经济学背景,这也是体现了学科交叉所带来的便利。我们学校依靠着强大的法学背景,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在冲击司考、法学的研究生等等。您认为跨专业考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假若现在有同学想考咱
赵万一院长采访提纲参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