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流比是()。
A塔顶回流量与塔顶产品之比;B塔顶回流量与进料之比;C塔顶回流量与塔底产品之比
A
2
汽油抗爆性用()表示。
A蒸汽压;B辛烷值;C10%馏出温度
B
3
石化生产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其中易燃、易爆、有毒、有()的物质较多是主要的不安全因素之一。
A腐蚀性;B异味;C挥发性
A
4
石油馏分一般常用()来表征其蒸发及气化性能。
A沸程;B沸点;C临界温度
A
5
固体内部的传热以()方式进行。
A传导;B对流;C辐射
A
6
投用冷却器时,引循环水的速度是()。
A越快越好;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
C
7
在同一根引出管的前提下,容器的就地液面计液面与仪表液面指示相比是()。
A略高于;B略低于;C等于
C
8
正常投用以后的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开度为()。
A稍开;B1/2;C全开
C
9
下列选项中,会引起干气带凝缩油原因的是()。
A吸收塔温度低;B再吸收塔温度低;C吸收塔冲塔
C
10
导致液态烃含大量C5的原因是()操作不正常。
A稳定塔;B吸收塔;C解吸塔
A
11
稳定塔压力上升,会导致液态烃中C5含量()。
A上升;B不变;C下降
C
12
为提高推动力,在选定吸收操作的工艺条件时,应尽量()。
A提高吸收剂温度;B降低吸收剂温度;C使用物理吸收
B
13
吸收塔中段回流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内回流;B取走热量;C调节产品质量
B
14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吸收操作条件的是()。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高温低压
B
15
稳定塔采用高压操作主要是考虑()。
A提高分离效果;B保证汽油蒸汽压合格;C保证液态烃冷凝为液体
C
16
稳定塔的塔底产品是()。
A稳定汽油;B液态烃;C不凝气
A
17
吸收稳定系统停工时,当停气压机后,应()。
维持系统压力退油;边卸压边退油;系统顶水
A
18
停气压机后,吸收解吸系统的干气应()。
放火炬;关闭出装置阀,维持系统压力;正常流程出装置
B
19
冷却器在扫线时,应放净水路存水的原因是()。
保证扫线压力;保证扫线质量;防止憋压
C
20
停换热器时,顺序应该是()。
先停热流再停冷流;先停冷流再停热流;热流冷流一起停
A
21
催化裂化装置的破沫网一般采用()制造。
不锈钢;尼龙;碳钢
A
22
防涡器一般位于塔和容器的()部位。
底部;侧面;顶部
A
23
防涡器的作用是()。
防止液面过高;防止机泵抽空;防止压力波动
B
24
孔板流量计测流量,实际测得是()。
流速;流量;压差
C
25
安全阀的作用是()。
排放气体;防止系统内超压;防止系统内温度超温
B
26
离心泵启动前,灌泵的方法是()。
打开入口阀和放空阀,关闭出口阀;打开出口阀和放空阀,关闭入口阀;打开入口阀和出口阀,关闭放空阀
A
27
机泵切换时,先开备用泵,缓慢开大出口阀门,同时相应关小主泵()阀门,直至关闭,停主泵电机。
进口;出口;旁路
B
28
往复泵由于其()与管路特性无关,所以不能像离心泵一样用出口阀门来调节流量。
压头;流量;功率
B
29
浮头式换热器中的()可以消除温差应力。
封头;浮头;管箱
B
30
会造成干气带液的原因是()。
再吸收塔液位控制失灵;贫吸收油量小;贫吸收油温度低
A
31
干气带凝缩油的处理方法是()。
提高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降吸收剂量;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降吸收剂量;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提吸收剂量
B
32
液态烃泵密封泄漏时,()。
泄漏不大,可继续使用;用蒸汽保护,继续使用;立即使用专用扳手切换机泵;立即使用普通扳手切换机泵
C
33
kg与g单位换算关系是()。
10;100;1000
C
34
吸收塔吸收效果差,会引起干气中()含量增加。
C2;C3;C5
B
35
稳定塔进料位置采用上进口,液态烃中的C5含量会()。
降低;上升;无法确定
B
36
吸收塔中段回流小,而回流温度高会引起干气中C3含量()。
降低;上升;无影响
B
37
吸收塔吸收剂量太大,会造成液态烃中()含量超标。
C2;C3;C5
A
38
液态烃C5含量高会使汽油收率()。
降低;上升;无法确定
A
39
吸收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沸点;挥发度;溶解度
C
40
选择吸收剂一般选用的是()的吸收剂。
相对密度大;粘度大;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比值大
C
41
限流孔
稳定精制网络题库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