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等感受。”《景阳冈》这篇经典之作,刻画人物入木三分,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鲜明,个性彰显,他的倔强、豪放和无所畏惧能够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有表达自身感受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品读、感悟、研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教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武松打虎”影片片断以及课文相关句子的课件。2、学生读读或者请人讲讲《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趣读文1、同学们,刚刚欣赏了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片段“草船借箭”。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今天,让我们走进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2、简介《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在说这个人物名字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修饰语。3、今天我们学习的《景阳冈》写的是哪位英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武松的什么事?[《水浒传》可谓家喻户晓,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人物并不难,名字前加入修饰语则需要他们对小说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二、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也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争取读正确、流利。课件出示:但凡、揪他不着、筛酒、脊梁、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迸出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脊”为上声“jǐ”,“踉”读liàng,不读“liáng”,“迸”读“bèng”不读“bìng”。)2、体会词语的的含义。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但凡:凡是,只要。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说时迟,那时快:表示当时的时间非常短促。旧时说书人的习惯用语。三、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1、武松急着赶路,是回清河县寻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却在景阳冈意外遭遇老虎,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意图之一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而阅读篇幅较长的名著,默读必须有一定速度,所以课堂上的默读练习是必要的。]2、讨论,交流。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冈下饮酒:(1-4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酒后上冈:(5~7自然段)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冈上打虎:(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挨下冈来:(最后一个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一步步
20景阳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